“手冷未梳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手冷未梳頭”全詩
爐溫先暖酒,手冷未梳頭。
早起煙霜白,初寒鳥雀愁。
詩成遣誰和,還是寄蘇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初冬早起寄夢得》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冬早起寄夢得》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早晨初冬醒來時,戴上烏紗帽,身披白布裘。
爐火溫暖,先倒酒喝,手還冰涼,未曾梳理頭。
天色清晨,霧霜蔽白,初寒之下,鳥兒和雀兒也感到愁。
這首詩詞寫完后,我想問:該寄給誰呢?還是寄給蘇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初冬早晨起床的情景。白居易首先描述了自己起床時的儀容,戴上烏紗帽,披上白布裘,以抵御初寒。他告訴讀者他在早晨起來時,先倒酒喝以取暖,但是他的手仍然冰涼,還沒有來得及梳理頭發。他觀察到天空的霧霜使一切都變得蒼白,初寒讓鳥兒和雀兒也感到憂愁。最后,他在詩中詢問自己將這首詩寄給誰,或者是否應該寄給蘇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作者早晨起床的情景,展示了初冬的寒冷和清晨的寧靜。白居易運用了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語言,通過描述細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他的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寒冷的氣息和初晨的靜謐融入其中,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細膩觀察。
詩中的問句“詩成遣誰和,還是寄蘇州”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創作的疑慮和不確定感。他思考著這首詩應該寄給誰,或者是否應該寄給蘇州。這種猶豫和遲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對于自己的詩作的價值和接受程度的擔憂。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初冬早晨起床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于生活瑣碎細節的關注和對自然環境的敏感。同時,詩中的疑問也增加了一種深思熟慮的意味,使整首詩詞更具思想性和情感內涵。
“手冷未梳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dōng zǎo qǐ jì mèng dé
初冬早起寄夢得
qǐ dài wū shā mào, xíng pī bái bù qiú.
起戴烏紗帽,行披白布裘。
lú wēn xiān nuǎn jiǔ, shǒu lěng wèi shū tóu.
爐溫先暖酒,手冷未梳頭。
zǎo qǐ yān shuāng bái, chū hán niǎo què chóu.
早起煙霜白,初寒鳥雀愁。
shī chéng qiǎn shuí hé, hái shì jì sū zhōu.
詩成遣誰和,還是寄蘇州。
“手冷未梳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