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涼入戶起開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微涼入戶起開襟”全詩
偶因明月清風夜,忽想遷臣逐客心。
何處投荒初恐懼,誰人繞澤正悲吟。
始知洛下分司坐,一日安閑直萬金。
權門要路是身災,散地閑居少禍胎。
今日憐君嶺南去,當時笑我洛中來。
蟲全性命緣無毒,木盡天年為不才。
大抵吉兇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閑臥有所思二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閑臥有所思二首》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第一首:
向晚抬起簾子躺下,枕著琴,微涼透過門戶,我起來解開衣襟。偶然間,明月和清風的夜晚,我忽然想起了被迫離故鄉的心情。初次來到陌生之地,心中充滿了恐懼;周圍的人們圍繞著湖澤悲傷地吟唱。我才明白,在洛陽分司的官職上,一天的安逸直接價值萬貫黃金。權力之門是災難之路,散居之地少有禍胎。今天我憐惜你去了嶺南,當初他們笑我離開洛陽。蟲類完全依賴命運,木材終將枯朽無才華。總體而言,吉兇多是自作自受,李斯離開后再次被貶為平民。
第二首:
我閑臥時,思慮紛至沓來;我閑臥時,憂愁滿懷。我漫不經心地望著窗外的景色,思考著人生的無常和變遷。當權之門和通往權力之路都會帶來災難和苦難,而居住在偏遠之地則少有禍患。今天我對你離開洛陽去了嶺南表示同情,但當初他們嘲笑我離開洛陽去了洛陽。蟲類的生命完全依賴于命運的選擇,而木材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衰老。總的來說,吉兇多是由自己引起的,李斯曾因離開而被貶謫兩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白居易在閑暇時的思考和憂慮。他以抬起簾子、躺下,并枕著琴的方式創造了一個安靜的場景。明月和清風給予他靈感,使他想起了遷徙和流亡的心情。作者提到自己初次來到陌生之地時的恐懼,以及周圍人們的悲傷和哀嘆,突顯了遷移和離散帶來的痛苦和不安。
詩中還表達了對權力的思考。白居易認為,權力之門和通往權力之路往往會帶來災難和苦難,而居住在偏遠之地則能避免一些不幸。他對別人離開洛陽去了嶺南表示同情,卻遭到了當初他們對他離開洛陽的嘲笑。這反映了權力和地位對人們評判和對待的影響,以及人們對他人選擇的輕視和嘲諷。
詩詞的結尾提到了李斯,他是秦始皇時期的重要官員,因為忠言逆耳而多次被貶謫。通過引用李斯的例子,詩詞表達了吉兇多是由個人自己引起的觀點,即一個人的命運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決定的,而不可完全歸因于外部因素。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個人感受和歷史典故,通過對權力、遷徙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境遇和命運的獨立見解。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權力、遷徙和命運的認識和感悟。它展現了作者內心世界的復雜和矛盾,以及對人生選擇和命運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微涼入戶起開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wò yǒu suǒ sī èr shǒu
閑臥有所思二首
xiàng xī qiān lián wò zhěn qín, wēi liáng rù hù qǐ kāi jīn.
向夕搴簾臥枕琴,微涼入戶起開襟。
ǒu yīn míng yuè qīng fēng yè,
偶因明月清風夜,
hū xiǎng qiān chén zhú kè xīn.
忽想遷臣逐客心。
hé chǔ tóu huāng chū kǒng jù, shuí rén rào zé zhèng bēi yín.
何處投荒初恐懼,誰人繞澤正悲吟。
shǐ zhī luò xià fēn sī zuò, yī rì ān xián zhí wàn jīn.
始知洛下分司坐,一日安閑直萬金。
quán mén yào lù shì shēn zāi, sàn dì xián jū shǎo huò tāi.
權門要路是身災,散地閑居少禍胎。
jīn rì lián jūn lǐng nán qù,
今日憐君嶺南去,
dāng shí xiào wǒ luò zhōng lái.
當時笑我洛中來。
chóng quán xìng mìng yuán wú dú, mù jǐn tiān nián wèi bù cái.
蟲全性命緣無毒,木盡天年為不才。
dà dǐ jí xiōng duō zì zhì, lǐ sī yī qù èr shū huí.
大抵吉兇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微涼入戶起開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