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班同隱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散班同隱淪”全詩
佛容為弟子,天許作閑人。
唯置床臨水,都無物近身。
清風散發臥,兼不要紗巾。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閑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閑臥》
薄食當齋戒,
散班同隱淪。
佛容為弟子,
天許作閑人。
唯置床臨水,
都無物近身。
清風散發臥,
兼不要紗巾。
【中文譯文】
我只吃清淡的食物,并且遵守齋戒的規定,
與隱士們一同隱居退隱。
佛陀的容顏是我的榜樣,
天地容許我做一個閑人。
只放一張床臨近水邊,
身邊沒有任何雜物。
清風拂過我安臥的地方,
我甚至不需要蒙上一塊紗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對閑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通過清淡的飲食和守齋來表達自己過簡樸的生活方式,與隱士們一同隱居,尋求內心的凈化與寧靜。詩人以佛陀的容顏為自己的榜樣,表示自己希望能像佛陀一樣心無雜念,遠離塵囂。他認為自己得到了天地的容許,成為了一個閑人,自由自在地生活。詩人將自己安置在靠近水邊的床上,不帶任何雜物,展示了他追求簡單與純粹的態度。最后,他將清風拂過臥榻的情景描繪出來,沒有紗巾遮掩,也是表達了他身心清靜的狀態。整首詩描繪出一種寧靜、舒適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閑逸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這首詩也體現了作者白居易追求閑逸生活、遠離塵囂的心境。
“散班同隱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wò
閑臥
báo shí dāng zhāi jiè, sàn bān tóng yǐn lún.
薄食當齋戒,散班同隱淪。
fú róng wèi dì zǐ, tiān xǔ zuò xián rén.
佛容為弟子,天許作閑人。
wéi zhì chuáng lín shuǐ, dōu wú wù jìn shēn.
唯置床臨水,都無物近身。
qīng fēng sàn fà wò, jiān bú yào shā jīn.
清風散發臥,兼不要紗巾。
“散班同隱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