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怪我問如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年怪我問如何”全詩
號作樂天應不錯,憂愁時少樂時多。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少年問》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年問》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少年怪我問如何,
何事朝朝醉復歌。
號作樂天應不錯,
憂愁時少樂時多。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對于年輕時代的思考和態度。詩中的"少年"是指自己,他在詩中自問:為何我總是喜歡沉醉于朝朝的歡樂和歌聲之中?作為一個號稱"樂天"的人,這種生活方式應該是正確的吧?在憂愁的時候,應該少一些,而樂觀的時候,應該多一些。
賞析:
《少年問》這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白居易對于年輕時代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少年"形象代表了詩人自己,而他對于少年時代的狂歡和憂愁的反思,也折射出了生命的無常和人生的起伏。通過表達自己對于樂觀態度的追求,白居易試圖在憂愁和歡樂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以達到心靈的安寧。
詩中的"樂天"一詞,表明了白居易對于生活的積極態度。他認為,一個號稱"樂天"的人,在遭遇困難和憂愁時,應該減少煩惱,增加快樂的時刻。這種態度呼應了唐代文人的樂觀主義思潮,強調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心態。
整首詩詞采用了五言絕句的形式,每句四字,行云流水般的韻律給人以舒暢之感。語言簡潔明快,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通過對于少年時代的反思和對于樂觀態度的追求,白居易在這首詩詞中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哲學,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少年怪我問如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nián wèn
少年問
shào nián guài wǒ wèn rú hé, hé shì zhāo zhāo zuì fù gē.
少年怪我問如何,何事朝朝醉復歌。
hào zuò yuè tiān yìng bù cuò, yōu chóu shí shǎo lè shí duō.
號作樂天應不錯,憂愁時少樂時多。
“少年怪我問如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