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途飛萬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戒途飛萬里”全詩
忽見天山雪,還疑上苑春。
玉痕垂粉淚,羅袂拂胡塵。
為得胡中曲,還悲遠嫁人。
分類: 昭君怨
作者簡介(張文琮)
字不詳,貝州武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公元六四〇年)前后在世。好自書寫,筆不釋手。貞觀中,為治書侍御史。永徽初,獻文皇帝頌,優制襃美。拜戶部侍郎神龍中,累遷工部尚書,兼修國史。韋后臨朝,詔同中書門下三品。旬日,出為絳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卒。文琮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書志及舊唐書本傳)行于世。
《昭君怨》張文琮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昭君的怨恨。離別的途中,已飛行萬里,回首眺望著故鄉三秦。突然看到了天山上的積雪,竟然還以為是上苑里的春光。玉臂上流下了晶瑩的淚珠,羅袖拂去了胡塵。為了能夠聽到胡樂中的曲調,她依然悲傷地遠嫁異鄉人。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昭君在遠嫁匈奴王后的悲傷和思鄉之情。詩中以天山雪景和春風來暗喻昭君的心情和對故鄉的思念。她為了真情付出了一切,但仍然無法忘懷故土、親人和故人,心中的傷痛和無奈溢于言表。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筆觸描繪了昭君離鄉背井后的心境,通過雪景和春光的對比,突出了昭君心中對故鄉的強烈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一些修辭手法,如雪和春的對比,玉痕和胡塵的對比,以及“戒途飛萬里,回首望三秦”等表達手法,使詩情更加深沉動人。整首詩表達了昭君的內心痛苦和對故鄉的眷戀,以及作為王后的無奈和彷徨。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古代女子在異國他鄉的落寞和孤獨,展現出了昭君堅強而又脆弱的個性,令人動容。
“戒途飛萬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jūn yuàn
昭君怨
jiè tú fēi wàn lǐ, huí shǒu wàng sān qín.
戒途飛萬里,回首望三秦。
hū jiàn tiān shān xuě, hái yí shàng yuàn chūn.
忽見天山雪,還疑上苑春。
yù hén chuí fěn lèi, luó mèi fú hú chén.
玉痕垂粉淚,羅袂拂胡塵。
wèi dé hú zhōng qū, hái bēi yuǎn jià rén.
為得胡中曲,還悲遠嫁人。
“戒途飛萬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