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來不早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八年來不早朝”全詩
二三月里饒春睡,七八年來不早朝。
濁水清塵難會合,高鵬低鷃各逍遙。
眼看又上青云去,更卜同衾一兩宵。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喜楊六侍御同宿(一喜下有與字)》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楊六侍御同宿(一喜下有與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岸幘靜言明月夜,
匡床閑臥落花朝。
二三月里饒春睡,
七八年來不早朝。
濁水清塵難會合,
高鵬低鷃各逍遙。
眼看又上青云去,
更卜同衾一兩宵。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與楊六侍御同宿的情景。詩人在明亮的月夜,坐在床邊,靜靜地傾聽著。床上的花瓣在清晨中飄落,形成了一幅美麗的景象。詩人表達了自己在春天的二、三月里常常沉浸在美夢中,七、八年來很少早起。他與楊六侍御彼此相隔遙遠,像渾濁的水與清澈的塵埃,高飛的大鵬與低飛的小鷃各自自在地生活。詩人目送著楊六侍御再次飛上青云,自己則期待著與他再次同床共眠的一兩個宵夜。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白居易與楊六侍御的情誼和彼此之間的距離。詩人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過描寫明亮的月夜和床上飄落的花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美好時刻的回憶。詩人用渾濁的水和清澈的塵埃、高飛的大鵬和低飛的小鷃來比喻詩人與楊六侍御之間的差距,形象地展現了彼此之間的疏離感。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楊六侍御的祝福,期待與他再次相聚。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友誼的向往和對離別的感慨,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對比手法,詩人把自己與楊六侍御的情感融入到自然和時光的流轉中,使詩詞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鳴。
“七八年來不早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yáng liù shì yù tóng sù yī xǐ xià yǒu yǔ zì
喜楊六侍御同宿(一喜下有與字)
àn zé jìng yán míng yuè yè, kuāng chuáng xián wò luò huā zhāo.
岸幘靜言明月夜,匡床閑臥落花朝。
èr sān yuè lǐ ráo chūn shuì,
二三月里饒春睡,
qī bā nián lái bù zǎo cháo.
七八年來不早朝。
zhuó shuǐ qīng chén nán huì hé, gāo péng dī yàn gè xiāo yáo.
濁水清塵難會合,高鵬低鷃各逍遙。
yǎn kàn yòu shàng qīng yún qù, gèng bo tóng qīn yī liǎng xiāo.
眼看又上青云去,更卜同衾一兩宵。
“七八年來不早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