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箏多好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秦箏多好音”全詩
如能惠一面,何啻直雙金。
玉柱調須品,朱弦染要深。
會教魔女弄,不動是禪心。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偶于維揚牛相公處覓得箏箏未到先寄詩來走筆戲答》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于維揚牛相公處覓得箏箏未到先寄詩來走筆戲答》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偶然在維揚牛相公的地方找到了一架箏,箏還未到就先寄來了一首詩,我以文筆回答。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維揚(今江蘇揚州)的牛相公處偶然發現一架箏,并通過詩歌表達了對箏的贊美和對音樂的熱愛。詩人希望能夠得到一面箏,即便是銀子也愿意交換,因為他認為箏的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他贊美箏的音色優美,宛如美玉的柱子,紅弦的顏色染得深沉。他希望能夠學會演奏箏,因為音樂能夠使人沉浸其中,達到心靈上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箏的喜愛和對音樂的追求。詩人通過對箏的形容,展現了對音樂聲音的贊美。他將箏比作寶貴的玉柱,形容紅色的琴弦染得深沉,抒發了對音樂美妙音色的向往和追求。詩人還表達了音樂給人帶來的心靈愉悅和寧靜,將其比作禪修的境地,將演奏箏的過程與禪修相聯系,強調音樂對心靈的滋養作用。
整首詩詞情感明快而直接,表達了詩人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通過對箏的描寫,詩人展現了對音樂的贊美和對藝術的渴望。這首詩詞簡潔而富有意境,給人留下了對音樂美妙與精神追求的深刻印象。
“秦箏多好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yú wéi yáng niú xiàng gōng chù mì dé zhēng zhēng wèi dào xiān jì shī lái zǒu bǐ xì dá
偶于維揚牛相公處覓得箏箏未到先寄詩來走筆戲答
chǔ jiàng ráo qiǎo sī, qín zhēng duō hǎo yīn.
楚匠饒巧思,秦箏多好音。
rú néng huì yī miàn, hé chì zhí shuāng jīn.
如能惠一面,何啻直雙金。
yù zhù diào xū pǐn, zhū xián rǎn yào shēn.
玉柱調須品,朱弦染要深。
huì jiào mó nǚ nòng, bù dòng shì chán xīn.
會教魔女弄,不動是禪心。
“秦箏多好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