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怕平原怪先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怕平原怪先醉”全詩
乘興還同訪戴客,解酲仍對姓劉人。
病心湯沃寒灰活,老面花生朽木春。
若怕平原怪先醉,知君未慣吐車茵。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長齋月滿攜酒先與夢得對酌醉中同赴令公之宴戲贈夢得》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齋月滿攜酒先與夢得對酌醉中同赴令公之宴戲贈夢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齋月滿,我帶著酒先與夢得相約飲酒,在醉酒之中一同赴令公的宴會,戲謔地贈送給夢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愉快的場景。月圓齋宮已經過去了三十天,酒榼在今天被打開,為大家提供了美酒。詩人興致勃勃地邀請夢得一起品酒,然后一同前往劉姓賓客的宴會。白居易通過描寫這樣一個歡樂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在美酒和友誼中享受生活的愉悅。
賞析:
1. 詩人以齋宮月滿的時刻作為開場,展現了一個莊嚴而喜慶的氛圍。
2. 描寫酒榼一拂塵,意味著酒榼在長時間的沉寂后重新被打開,象征著喜慶和歡樂的到來。
3. 詩人邀請夢得共同品酒,表達了他對友誼的珍視和歡樂的分享。
4. 提到解酲對姓劉人,劉姓可能是賓客的姓氏,通過這一細節,詩人展示了自己在宴會上的親近和暢談。
5. 最后兩句詩以幽默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夢得的擔心,擔心他會因為不習慣酒后而發生一些滑稽的事情,給平原帶來一些奇怪的事物。
6. 整首詩以輕松歡快的語調寫就,展現了作者對美酒和友情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詞展現了白居易的豁達樂觀的性格,以及他喜歡與朋友分享歡樂的一面。通過描繪歡樂的宴會場景,詩人展示了美酒和友誼帶來的愉悅和滿足感。整首詩節奏流暢,語言簡潔明快,給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
“若怕平原怪先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zhāi yuè mǎn xié jiǔ xiān yǔ mèng de duì zhuó zuì zhōng tóng fù lìng gōng zhī yàn xì zèng mèng dé
長齋月滿攜酒先與夢得對酌醉中同赴令公之宴戲贈夢得
zhāi gōng qián rì mǎn sān xún, jiǔ kē jīn zhāo yī fú chén.
齋宮前日滿三旬,酒榼今朝一拂塵。
chéng xìng hái tóng fǎng dài kè,
乘興還同訪戴客,
jiě chéng réng duì xìng liú rén.
解酲仍對姓劉人。
bìng xīn tāng wò hán huī huó, lǎo miàn huā shēng xiǔ mù chūn.
病心湯沃寒灰活,老面花生朽木春。
ruò pà píng yuán guài xiān zuì, zhī jūn wèi guàn tǔ chē yīn.
若怕平原怪先醉,知君未慣吐車茵。
“若怕平原怪先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