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人間腸斷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是人間腸斷曲”全詩
此是人間腸斷曲,莫教不得意人聽。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醉后聽唱桂華曲》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后聽唱桂華曲》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醉后聽唱桂華曲,
朦朧中領悟苦丁寧。
歌聲傳來,常娥醉醒。
此曲唱盡人間癡情,
切勿讓不得志之人傾聽。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場景,詩人在醉酒之后聽著演唱桂華曲。他在醉迷中領悟了苦丁寧的意味。唱曲聲傳來,常娥在醉酒之中醒來。這首曲子唱盡了人間的癡情和離愁別緒,因此不應讓那些志向未遂的人聽。
賞析:
這首詩以醉后聽曲為題材,通過描寫醉后聽曲的場景,表達了人在醉酒狀態下所產生的迷離感和對情感的領悟。詩中提到的桂華曲和苦丁寧都是當時流行的曲調和藥物,它們象征了人們追求歡愉和療傷的手段。
詩人以常娥醉醒作為轉折點,表達了人們在醉后蘇醒的瞬間,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而這首曲子唱盡了人間的癡情和離愁別緒,因此詩人警示不應讓那些志向未遂的人聽。這里的志向未遂指的是那些對愛情或事業沒有得到滿足的人,他們可能受到這首曲子中癡情的描繪而引發更多的傷感和痛苦。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意境深遠的場景,通過對醉態和音樂的描繪,表達了人間情感的復雜性和矛盾性。詩人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向讀者傳遞了一種關于人生、情感和追求的思考和警示。
“此是人間腸斷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hòu tīng chàng guì huá qū
醉后聽唱桂華曲
guì huá cí yì kǔ dīng níng, chàng dào cháng é zuì biàn xǐng.
桂華詞意苦丁寧,唱到常娥醉便醒。
cǐ shì rén jiān cháng duàn qū, mò jiào bù dé yì rén tīng.
此是人間腸斷曲,莫教不得意人聽。
“此是人間腸斷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