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變煙波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變煙波色”全詩
笙歌聞四面,樓閣在中央。
春變煙波色,晴添樹木光。
龍泉信為美,莫忘午橋莊。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又和令公新開龍泉晉水二池》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和令公新開龍泉晉水二池
舊有潢污泊,今為白水塘。
笙歌聞四面,樓閣在中央。
春變煙波色,晴添樹木光。
龍泉信為美,莫忘午橋莊。
中文譯文:
再次與令公合作,開辟了新的龍泉晉水二池。
過去是臟污的泊,現在成了清澈的白水塘。
笙歌聲從四面傳來,樓閣聳立于中央。
春天讓波浪變成了煙霧和色彩,晴天增添了樹木的光輝。
龍泉信為美麗,不要忘記午橋莊園。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他的友人令公的詩,敘述了他們一起建造的新的龍泉晉水二池的情景。過去那個池塘是污濁的,如今經過他們的努力,變成了清澈明亮的白水塘。整個池塘周圍笙歌歌聲不絕于耳,而樓閣壯麗地聳立在池塘的中央。春天讓波浪變得宛如煙霧般飄渺多彩,晴天時,陽光照射下樹木的光輝閃耀。整個景色美麗而壯觀,令人無法忘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池塘景色,通過具體的描寫展現了白居易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悟。他通過對池塘春天變化的描述,傳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中也流露出白居易對友情的珍視和希望對方不要忘記自己的情感。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展現了作者對生活中美好的追求和感慨。
“春變煙波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hé lìng gōng xīn kāi lóng quán jìn shuǐ èr chí
又和令公新開龍泉晉水二池
jiù yǒu huáng wū pō, jīn wèi bái shuǐ táng.
舊有潢污泊,今為白水塘。
shēng gē wén sì miàn, lóu gé zài zhōng yāng.
笙歌聞四面,樓閣在中央。
chūn biàn yān bō sè, qíng tiān shù mù guāng.
春變煙波色,晴添樹木光。
lóng quán xìn wèi měi, mò wàng wǔ qiáo zhuāng.
龍泉信為美,莫忘午橋莊。
“春變煙波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