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東城誰識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入東城誰識我”全詩
晚入東城誰識我,短靴低帽白蕉衫。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東城晚歸》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城晚歸》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中文譯文:
一條邛杖懸龜榼,
雙角吳童控馬銜。
晚入東城誰識我,
短靴低帽白蕉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晚歸東城的情景。詩中出現了邛杖、龜榼、吳童、馬、短靴、低帽、白蕉衫等元素,通過描繪這些細節,表達了詩人晚年時的身份和狀態。
邛杖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杖,象征著詩人的身份和風度。龜榼是一種頭飾,也是古代文人常佩帶的物品。吳童馭馬,象征著詩人的隨從和護衛。
詩中的東城是指長安城的東城門。晚入東城,詩人已經步入晚年,回到了都城,然而卻沒有人能夠認出他。這里的“誰識我”表達了詩人晚年的孤寂和被遺忘的情感。
詩中還提到了詩人的穿著,短靴、低帽、白蕉衫都是與詩人的身份和年齡相符的服裝。通過描寫這些服飾,展現了詩人漸漸消逝的光輝。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晚年歸來的情景,表達了時光流轉、歲月無情的主題,以及詩人晚年的孤獨和被遺忘的感受。詩人通過生動的描繪,讓讀者感受到了歲月沉淀下的無奈和無常。
“晚入東城誰識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chéng wǎn guī
東城晚歸
yī tiáo qióng zhàng xuán guī kē, shuāng jiǎo wú tóng kòng mǎ xián.
一條邛杖懸龜榼,雙角吳童控馬銜。
wǎn rù dōng chéng shuí shí wǒ, duǎn xuē dī mào bái jiāo shān.
晚入東城誰識我,短靴低帽白蕉衫。
“晚入東城誰識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