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心中久自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事心中久自知”全詩
今日行年將七十,猶須慚愧病來遲。
方寸成灰鬢作絲,假如強健亦何為。
家無憂累身無事,正是安閑好病時。
李君墓上松應拱,元相池頭竹盡枯。
多幸樂天今始病,不知合要苦治無。
目昏思寢即安眠,足軟妨行便坐禪。
身作醫王心是藥,不勞和扁到門前。
交親不要苦相憂,亦擬時時強出游。
但有心情何用腳,陸乘肩輿水乘舟。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病中詩十五首·病中五絕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詩十五首·病中五絕句》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自己的身體不適,思考了生老病死的現象,并表達了作者對病痛的無奈和對寧靜安閑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世間生老病相隨,
這個事情我早已知曉。
如今已近七十歲,
還感到愧疚病來遲。
方寸頭發已經灰白,
即使身體健壯又有何用?
家無憂累身無事,
正是逍遙自在的治病時。
李君的墓前松樹應該臥下,
元相的池邊竹子也已干枯。
多幸我今天才開始生病,
不知道要如何痛苦治療。
視力模糊思念睡眠,
腿腳無力只能坐禪。
身體是醫治的工具,
無需和扁鵲一起前往門前。
交往的朋友不要為我憂愁,
計劃時常出外游玩。
只要心情舒暢,何必借助雙腳,
陸地上乘著轎子,水上乘著船。
詞意和賞析:
《病中詩十五首·病中五絕句》以個人病痛經歷為主題,表達了白居易生活晚年的矛盾心情。詩人通過描寫身體的衰弱,表達了他對病痛的無奈,同時也對健康和年輕時光的珍惜。詩中以李白和元稹的事例來比喻自己,并表達了對生老病死的無奈。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現實生活中的不幸與理想狀態進行對比。作者描繪了自己健康時的理想狀態,即“家無憂累身無事”,提出了對安閑生活的向往。詩句中所提到的李白的墓上松應該拱,元稹的池塘邊的竹已經枯萎,用以暗示自己年歲漸大、病痛臨身的現實情況。
整首詩以病為主題,詩人通過對病痛的描寫,表達了對健康的渴望和對安閑生活的向往。詩句簡潔明快,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自然而淡泊的人生態度。
“此事心中久自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shī shí wǔ shǒu bìng zhōng wǔ jué jù
病中詩十五首·病中五絕句
shì jiān shēng lǎo bìng xiāng suí, cǐ shì xīn zhōng jiǔ zì zhī.
世間生老病相隨,此事心中久自知。
jīn rì xíng nián jiāng qī shí, yóu xū cán kuì bìng lái chí.
今日行年將七十,猶須慚愧病來遲。
fāng cùn chéng huī bìn zuò sī, jiǎ rú qiáng jiàn yì hé wéi.
方寸成灰鬢作絲,假如強健亦何為。
jiā wú yōu lèi shēn wú shì, zhèng shì ān xián hǎo bìng shí.
家無憂累身無事,正是安閑好病時。
lǐ jūn mù shàng sōng yīng gǒng, yuán xiāng chí tóu zhú jǐn kū.
李君墓上松應拱,元相池頭竹盡枯。
duō xìng lè tiān jīn shǐ bìng, bù zhī hé yào kǔ zhì wú.
多幸樂天今始病,不知合要苦治無。
mù hūn sī qǐn jí ān mián, zú ruǎn fáng xíng biàn zuò chán.
目昏思寢即安眠,足軟妨行便坐禪。
shēn zuò yī wáng xīn shì yào, bù láo hé biǎn dào mén qián.
身作醫王心是藥,不勞和扁到門前。
jiāo qīn bú yào kǔ xiāng yōu, yì nǐ shí shí qiáng chū yóu.
交親不要苦相憂,亦擬時時強出游。
dàn yǒu xīn qíng hé yòng jiǎo, lù chéng jiān yú shuǐ chéng zhōu.
但有心情何用腳,陸乘肩輿水乘舟。
“此事心中久自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