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處華芙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霜處華芙落”全詩
鳳逐清簫遠,鸞隨幽鏡沉。
霜處華芙落,風前銀燭侵。
寂寞平陽宅,月冷洞房深。
分類:
作者簡介(上官儀)

上官儀(約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陜州陜縣(今河南三門峽陜縣)人,生于江都。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郎。唐高宗時供職門下省,頗受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賞識。龍朔二年(662年),成為宰相。后來高宗不滿武后跋扈,上官儀向高宗建議廢后,高宗亦以為然,由上官儀草詔。武后涕泣陳請,事遂中綴,自此武后深惡上官儀。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被誅,家產和人口被抄沒,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時被誅殺。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兒為昭容,對上官儀父子有所追贈,繡像凌煙閣,追封為楚國公。
《高密長公主挽歌》上官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高密長公主挽歌》是唐朝上官儀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為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湘渚韜靈跡,
娥臺靜瑞音。
鳳逐清簫遠,
鸞隨幽鏡沉。
霜處華芙落,
風前銀燭侵。
寂寞平陽宅,
月冷洞房深。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悲傷的畫面,描繪了高密長公主的離世帶來的寂靜和悲傷。詩中通過比喻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長公主的美麗與優雅,以及她的逝去所帶來的孤寂和凄涼。
賞析:
1. 詩的開頭,用“湘渚韜靈跡”來描繪高密長公主,湘渚一詞意味著她的美麗和高貴。儀仗是古代皇子公主出游時所用,這里指的是公主的靈柩離去。
2. “娥臺靜瑞音”,娥臺表示公主的美麗聲音靜默了,“瑞音”含有了凄涼的意味。整句表達了公主逝去后的寂靜和悲傷。
3. “鳳逐清簫遠,鸞隨幽鏡沉”,鳳指公主的精神化身,簫是指音樂,遠指這些美好的事物都離開了,再也不見了。鸞是鳳的伴侶,沉指她的影子隨著幽鏡的映射而消失了,整句表達了失去公主的美好與快樂。
4. “霜處華芙落,風前銀燭侵”,華芙是花的名字,這里指的是百花凋謝之景,用來比喻公主容顏的凋零。銀燭表示寂靜和悲傷,整句表達了眾人對公主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5. “寂寞平陽宅,月冷洞房深”,平陽宅是公主的居所,這里表達了公主離世后宅院的寂寞。月冷洞房深則表達了夜晚的孤寂和空虛。
這首詩以唐代女詩人上官儀的規范的文學風格,通過描繪細膩的意象和情感,表達了長公主逝去后的悲傷和凄涼之情。整首詩流露出作者悲痛的心情,展現了對長公主的深深思念和懷念之情,堪稱一首優美悲切的挽歌。
“霜處華芙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mì cháng gōng zhǔ wǎn gē
高密長公主挽歌
xiāng zhǔ tāo líng jī, é tái jìng ruì yīn.
湘渚韜靈跡,娥臺靜瑞音。
fèng zhú qīng xiāo yuǎn, luán suí yōu jìng chén.
鳳逐清簫遠,鸞隨幽鏡沉。
shuāng chù huá fú luò, fēng qián yín zhú qīn.
霜處華芙落,風前銀燭侵。
jì mò píng yáng zhái, yuè lěng dòng fáng shēn.
寂寞平陽宅,月冷洞房深。
“霜處華芙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