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復回車訪薜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聊復回車訪薜蘿”全詩
且值雪寒相慰問,不妨春暖更經過。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間事校多。
一種共翁頭似雪,翁無衣食自如何。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偶題鄧公(公即給事中珽之子也,饑窮老病,退居此村)》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題鄧公》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詩中描述了白居易偶然攜酒尋訪鄧公,途中遇到了雪天的寒冷,但這并不妨礙他繼續前行。鄧公是給事中珽的兒子,他年老體弱,生活貧困,退居在這個村莊中。
這首詩通過對白居易和鄧公的對比,展現了生活的殘酷和無常,同時也傳遞出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詩中的“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間事校多”表達了鄧公年老無依的境況,而白居易則感慨自己在塵世中有許多瑣事要應對。他們面對的困境和差異使詩中的情感更加豐富。
詩中的“一種共翁頭似雪,翁無衣食自如何”是詩人對鄧公的描寫,鄧公的頭發像雪一樣白,這種形象象征著他的年老和困頓。而“翁無衣食自如何”則表達了鄧公生活的艱辛和貧窮。這兩句詩意深遠,通過對鄧公的描寫,詩人呈現了人生的無常和不易,喚起了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珍惜。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相結合,通過對寒冷的描繪和鄧公的形象塑造,表達了生活的艱難和無常。然而,詩人并沒有停留在悲傷和絕望中,而是積極樂觀地面對困境,帶給讀者一種鼓舞和勇氣,同時也呼喚著人們對于他人困境的關注和幫助。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白居易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通過對鄧公的描寫,傳遞出對生活的珍惜、對困境的勇氣和對人情的關懷。這首詩意蘊含豐富,給人以啟迪和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聊復回車訪薜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tí dèng gōng gōng jí jǐ shì zhōng tǐng zhī zǐ yě, jī qióng lǎo bìng, tuì jū cǐ cūn
偶題鄧公(公即給事中珽之子也,饑窮老病,退居此村)
ǒu yīn xié jiǔ xún cūn kè, liáo fù huí chē fǎng bì luó.
偶因攜酒尋村客,聊復回車訪薜蘿。
qiě zhí xuě hán xiāng wèi wèn,
且值雪寒相慰問,
bù fáng chūn nuǎn gèng jīng guò.
不妨春暖更經過。
wēng jū shān xià nián kōng lǎo, wǒ dé rén jiān shì xiào duō.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間事校多。
yī zhǒng gòng wēng tóu sì xuě, wēng wú yī shí zì rú hé.
一種共翁頭似雪,翁無衣食自如何。
“聊復回車訪薜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