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蘿初合澗新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蘿初合澗新開”全詩
老病歸山應未得,且移泉石就身來。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新澗亭》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澗亭》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新澗亭中的閑適景致,并表達了對老病歸山的渴望。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煙蘿初合澗新開,
閑上西亭日幾回。
老病歸山應未得,
且移泉石就身來。
這首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新澗亭展開。詩人描述了煙蘿剛剛蔓延而成的景象,表現出大自然的新生和生機。他經常來到西亭,享受寧靜的時光。詩中提到的“日幾回”表示詩人頻繁光顧這個地方,強調了他的閑適和悠閑。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老病歸山的期望。他希望能夠回到山中,遠離塵囂和俗世的煩惱。然而,他認為這個愿望尚未實現,可能因為他的年紀和身體狀況不允許他輕易離開。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另一個想法。他暫時無法實現回歸山林的愿望,但他可以移動泉水和石頭到自己身邊,以此來尋找內心的寧靜和安慰。這種移動可以被視為一種心靈的遷徙,詩人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一種類似山林的感覺,并在繁忙的都市中尋求片刻的寧靜。
整首詩詞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了新澗亭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自然的向往。同時,詩人也通過對老病歸山的向往和對泉水石頭的移動來表達了對內心平靜和寧靜的追求。這首詩詞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感受力和對自然的細膩觀察,是他作品中典型的代表之一。
“煙蘿初合澗新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jiàn tíng
新澗亭
yān luó chū hé jiàn xīn kāi, xián shàng xī tíng rì jǐ huí.
煙蘿初合澗新開,閑上西亭日幾回。
lǎo bìng guī shān yīng wèi dé, qiě yí quán shí jiù shēn lái.
老病歸山應未得,且移泉石就身來。
“煙蘿初合澗新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