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履溫承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氈履溫承足”全詩
獨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
先除老且病,次去纖而曲。
剪棄猶可憐,瑯玕十馀束。
青青復籊籊,頗異凡草木。
依然若有情,回頭語僮仆。
小者截魚竿,大者編茅屋。
勿作篲與箕,而令糞土辱。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洗竹》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洗竹》的中文譯文如下:
布裘寒擁頸,
氈履溫承足。
獨立冰池前,
久看洗霜竹。
先除老且病,
次去纖而曲。
剪棄猶可憐,
瑯玕十馀束。
青青復籊籊,
頗異凡草木。
依然若有情,
回頭語僮仆。
小者截魚竿,
大者編茅屋。
勿作篲與箕,
而令糞土辱。
《洗竹》描繪了一個人在冬日中獨自站在冰池前,長時間觀察清洗被霜凍的竹子。他先剪去那些老舊和生病的竹枝,然后再去除曲折纖細的竹子。剪下的竹枝堆放在一旁,讓人感到惋惜。這些竹子清新翠綠,與其他草木顯得格外不同。作者覺得這些竹子仿佛有情意一般,回頭對著傭人說話。
詩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熱愛和賞析之情。作者用詳細的描寫,生動地展示了洗竹的過程和感受。他選擇了寒冷的冬日和冰池作為背景,突出了竹子的清新和堅韌。同時,詩中還傳達了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對勞動的沉甸甸的責任感。通過提到截魚竿和編茅屋,作者表達了對不同年齡段人們的期望,希望他們各盡其才,遵循各自的職責,為社會作出貢獻。
《洗竹》以簡潔清晰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冬日洗竹的景象,傳達了作者對竹子的喜愛和對勞動的認可。同時,通過對年輕人和老年人的不同期望,表達了對社會秩序和責任分工的思考。整首詩給人以深思熟慮和啟發,喚起了讀者對生活中細小事物的關注和思考。
“氈履溫承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zhú
洗竹
bù qiú hán yōng jǐng, zhān lǚ wēn chéng zú.
布裘寒擁頸,氈履溫承足。
dú lì bīng chí qián, jiǔ kàn xǐ shuāng zhú.
獨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
xiān chú lǎo qiě bìng, cì qù xiān ér qū.
先除老且病,次去纖而曲。
jiǎn qì yóu kě lián, láng gān shí yú shù.
剪棄猶可憐,瑯玕十馀束。
qīng qīng fù tì tì, pō yì fán cǎo mù.
青青復籊籊,頗異凡草木。
yī rán ruò yǒu qíng, huí tóu yǔ tóng pú.
依然若有情,回頭語僮仆。
xiǎo zhě jié yú gān, dà zhě biān máo wū.
小者截魚竿,大者編茅屋。
wù zuò huì yǔ jī, ér lìng fèn tǔ rǔ.
勿作篲與箕,而令糞土辱。
“氈履溫承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