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變作桑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變作桑田”全詩
今為老居士,寫貌寄香山。
鶴毳變玄發,雞膚換朱顏。
前形與后貌,相去三十年。
勿嘆韶華子,俄成皤叟仙。
請看東海水,亦變作桑田。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香山居士寫真詩》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香山居士寫真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昔作少學士,
圖形入集賢。
今為老居士,
寫貌寄香山。
鶴毳變玄發,
雞膚換朱顏。
前形與后貌,
相去三十年。
勿嘆韶華子,
俄成皤叟仙。
請看東海水,
亦變作桑田。
這首詩的詩意是描述了詩人白居易的年齡變化和外貌的變化,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的開頭提到了白居易年輕時做少學士(指進士科舉考試中列次的考生),圖謀形象進入集賢之列,表達了當時年輕時對功名的追求。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如今成為了老居士,通過寫詩來寄托自己的容貌和心境于香山之中。他用鶴毛代指自己的頭發變成了灰白色,用雞皮代指自己的肌膚變得皺紋縱橫,展現了時間對他外貌的影響。前后形象相差三十年,形容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
在詩的結尾,白居易告誡讀者不要感嘆光陰流逝,因為轉眼間韶華已逝,自己已成為皤然白發的仙人。最后他請讀者注視東海水,也變成了桑田,暗示了時間的無情和變幻無常。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身的年齡和外貌變化,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時光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展示了白居易對自然界變化的洞察力。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短暫和時光不可挽回的主題,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亦變作桑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shān jū shì xiě zhēn shī
香山居士寫真詩
xī zuò shǎo xué shì, tú xíng rù jí xián.
昔作少學士,圖形入集賢。
jīn wèi lǎo jū shì, xiě mào jì xiāng shān.
今為老居士,寫貌寄香山。
hè cuì biàn xuán fā, jī fū huàn zhū yán.
鶴毳變玄發,雞膚換朱顏。
qián xíng yǔ hòu mào, xiāng qù sān shí nián.
前形與后貌,相去三十年。
wù tàn sháo huá zi, é chéng pó sǒu xiān.
勿嘆韶華子,俄成皤叟仙。
qǐng kàn dōng hǎi shuǐ, yì biàn zuò sāng tián.
請看東海水,亦變作桑田。
“亦變作桑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