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泉看石不分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聽泉看石不分明”全詩
漸恐耳聾兼眼暗,聽泉看石不分明。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題石泉》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石泉》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殷勤傍石繞泉行,
不說何人知我情。
漸恐耳聾兼眼暗,
聽泉看石不分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白居易在石泉邊漫步時的情景。詩人心思細膩,他在石頭旁邊繞著泉水行走,并且暗示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然而,他不敢將這些情感表露出來,擔心沒有人能理解他的真心。漸漸地,他擔心自己的聽力和視力都會衰退,到那時,聽泉和看石都將不再清晰可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擔憂。通過描繪自己傍石繞泉行走的情景,詩人把自己的心境融入到自然景觀之中,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人不言自語,表達了他的孤獨和無奈,他感嘆自己的真情無人知曉。他擔心自己的聽力和視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退,這也可以理解為對衰老和時光流逝的憂慮。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給人以沉思和共鳴之感。
“聽泉看石不分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í quán
題石泉
yīn qín bàng shí rào quán xíng, bù shuō hé rén zhī wǒ qíng.
殷勤傍石繞泉行,不說何人知我情。
jiàn kǒng ěr lóng jiān yǎn àn, tīng quán kàn shí bù fēn míng.
漸恐耳聾兼眼暗,聽泉看石不分明。
“聽泉看石不分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