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衣巾拂凈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整頓衣巾拂凈床”全詩
不論煩惱先須去,直到菩提亦擬忘。
朝謁久停收劍珮,宴游漸罷廢壺觴。
世間無用殘年處,只合逍遙坐道場。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道場獨坐》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道場獨坐,作者白居易。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道場獨自修行時的情景和心境。
整頓衣巾拂凈床,一瓶秋水一爐香。詩人將自己的衣裳整理整齊,清掃干凈床榻,然后點燃香爐,泡上一壺秋水(指清水)。
不論煩惱先須去,直到菩提亦擬忘。詩人在修行時,摒除一切煩惱,直至忘卻所有的菩提(指禪宗中的追求,即菩提心)。
朝謁久停收劍珮,宴游漸罷廢壺觴。詩人曾長時間接待朝廷貴族,不停地收劍解佩,行酒令,現在這些事情逐漸停下來,廢棄了宴游飲酒的形式。
世間無用殘年處,只合逍遙坐道場。詩人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無用的,只有在這個道場里逍遙自在地坐著修行。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的向往和追求,將煩惱和俗世一一去除,專注于修煉身心,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我解脫。通過坐道場,在清凈的環境中,摒棄塵世的煩惱和虛浮,達到心靈凈化的境界。這首詩詞深入淺出地表達了修行者追求內心洗滌和平靜的心境。
“整頓衣巾拂凈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chǎng dú zuò
道場獨坐
zhěng dùn yī jīn fú jìng chuáng, yī píng qiū shuǐ yī lú xiāng.
整頓衣巾拂凈床,一瓶秋水一爐香。
bù lùn fán nǎo xiān xū qù,
不論煩惱先須去,
zhí dào pú tí yì nǐ wàng.
直到菩提亦擬忘。
cháo yè jiǔ tíng shōu jiàn pèi, yàn yóu jiàn bà fèi hú shāng.
朝謁久停收劍珮,宴游漸罷廢壺觴。
shì jiān wú yòng cán nián chù, zhǐ hé xiāo yáo zuò dào chǎng.
世間無用殘年處,只合逍遙坐道場。
“整頓衣巾拂凈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