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新昌故園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唯有新昌故園月”全詩
初睹銀鉤還啟齒,細吟瓊什欲沾巾。
鳳池隔絕三千里,蝸舍沈冥十五春。
唯有新昌故園月,至今分照兩鄉人。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寫了白居易與楊相公(指楊景韶,當時的潮州刺史)情誼深厚的友情。
詩中,白居易表達了自己來自遙遠的天南瘴海濱,認識了楊相公的喜悅之情。白居易初次見到楊相公的親筆書信,感到非常珍貴,在心中默默吟詠,并渴望能夠將這段親情分享給他人。
詩中還提到了白居易與楊相公的相隔之地,鳳池與新昌,相距三千里,但月亮卻能夠分照兩地的人們。這句話也暗示了白居易對于楊相公的思念之情,雖然相隔千里,但通過文字、月光等方式,能夠感受到彼此的關懷和友情。
整首詩以極富感情的文字表達了白居易對楊相公的思念和友情之深,同時也展現了白居易深厚的詩詞才華。這首詩表達了真摯的友情與深情思念,給人一種溫暖和感人的感覺。
“唯有新昌故園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é cháo zhōu yáng xiàng gōng jì zhī shū bìng shī, yǐ cǐ jì zhī
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
shī qíng shū yì liǎng yīn qín, lái zì tiān nán zhàng hǎi bīn.
詩情書意兩殷勤,來自天南瘴海濱。
chū dǔ yín gōu hái qǐ chǐ,
初睹銀鉤還啟齒,
xì yín qióng shén yù zhān jīn.
細吟瓊什欲沾巾。
fèng chí gé jué sān qiān lǐ, wō shě shěn míng shí wǔ chūn.
鳳池隔絕三千里,蝸舍沈冥十五春。
wéi yǒu xīn chāng gù yuán yuè, zhì jīn fēn zhào liǎng xiāng rén.
唯有新昌故園月,至今分照兩鄉人。
“唯有新昌故園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