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陰歇鞍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槐陰歇鞍馬”全詩
日晚獨歸路,春深多思人。
去家才百里,為客只三旬。
已念紗窗下,應生寶瑟塵。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西還壽安路西歇馬》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還壽安路西歇馬》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槐樹的陰涼處驅馬停歇,
柳絮飛揚弄亂了衣巾。
夕陽下我獨自回家的路,
春天深處思念之人頻頻出現。
離家百里,我只是個臨時的客人,
心中已經想念著家中紗窗下的景象,
或許那里已經積滿了寶瑟的塵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在西歸途中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詩人在槐樹的陰涼處駐足,讓馬停下來休息。然而,柳絮飛舞,落在他的衣巾上,打亂了他的容貌。夕陽下,他獨自踏上歸家的路途,春天的深處,思念之人的影像頻繁地浮現在他的心頭。離家已經百里,他成了臨時的客人,但他的心早已回到家中,想念著家中紗窗下的景象。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他想象家中紗窗下塵埃積滿寶瑟,寓意著家庭的溫馨與寧靜。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旅途中的孤獨和思念家人的情感。槐樹的陰涼處和柳絮飛舞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生動景色。詩人在夕陽下獨自歸家,思念之人的頻繁出現,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離家百里,身為臨時的客人,彰顯了詩人的無奈和孤獨。最后兩句借用紗窗和寶瑟的意象,表達了他對家庭溫馨和平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歲月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情景和詩人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交融,表達了對家庭和溫暖生活的向往。這首詩展示了白居易細膩的情感和對家庭的深情,凸顯了他作為唐代大詩人的才華和藝術魅力。
“槐陰歇鞍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hái shòu ān lù xī xiē mǎ
西還壽安路西歇馬
huái yīn xiē ān mǎ, liǔ xù rě yī jīn.
槐陰歇鞍馬,柳絮惹衣巾。
rì wǎn dú guī lù, chūn shēn duō sī rén.
日晚獨歸路,春深多思人。
qù jiā cái bǎi lǐ, wèi kè zhǐ sān xún.
去家才百里,為客只三旬。
yǐ niàn shā chuāng xià, yīng shēng bǎo sè chén.
已念紗窗下,應生寶瑟塵。
“槐陰歇鞍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