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今逢兩令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況今逢兩令威”全詩
當時一鶴猶希有,何況今逢兩令威。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九老圖詩》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老圖詩》
雪作須眉云作衣,
遼東華表鶴雙歸。
當時一鶴猶希有,
何況今逢兩令威。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作品,描述了一幅九老圖的畫卷。首句“雪作須眉云作衣,”描繪了老人們的白發如同雪,衣服則宛如云。第二句“遼東華表鶴雙歸”,描繪了老人們山間的松林里,兩只仙鶴正在飛回草屋。第三句“當時一鶴猶希有”,指的是當時只有一只仙鶴很珍貴。最后一句“何況今逢兩令威”,表達了如今有兩只仙鶴歸來,更加令人敬畏。
整首詩運用了雪、云、老人、仙鶴等意象,以簡潔的語言完成了對九老圖的生動描繪。通過這幅畫面,詩人表達了老年的尊貴和仙鶴的神秘,以及歲月變遷中的不可捉摸之感。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老年人和自然美的敬重,以及對歲月流逝的思考。
總體來說,《九老圖詩》通過簡練的筆法和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老年人和自然之美的贊美,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深刻思考。
“何況今逢兩令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lǎo tú shī
九老圖詩
xuě zuò xū méi yún zuò yī, liáo dōng huá biǎo hè shuāng guī.
雪作須眉云作衣,遼東華表鶴雙歸。
dāng shí yī hè yóu xī yǒu, hé kuàng jīn féng liǎng lìng wēi.
當時一鶴猶希有,何況今逢兩令威。
“何況今逢兩令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