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夜半聲啞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頭夜半聲啞啞”全詩
烏棲不定枝條弱,城頭夜半聲啞啞。
浮萍流蕩門前水,任罥芙蓉莫浣紗。
分類:
《烏啼曲》楊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烏啼曲》是唐代詩人楊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可憐楊葉復楊花,
雪凈煙深碧玉家。
烏棲不定枝條弱,
城頭夜半聲啞啞。
浮萍流蕩門前水,
任罥芙蓉莫浣紗。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冬天的景象為主題,抒發了詩人對枯萎的楊樹和寒冷季節的思考和感嘆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楊樹葉子和花朵的凄涼景象,以及城頭上烏鴉的哀鳴聲,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凄涼之感。同時,詩人也借冬天的景象,暗喻自身的寂寞和無奈。
賞析:
1. 詩中的楊葉和楊花象征著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楊樹在冬天凋謝,枯葉和殘花凄涼地依附在樹枝上,表達了歲月無情、生命易逝的主題。
2. "雪凈煙深碧玉家"一句描繪了冬天的景色,寒冷的天氣使得空氣清澈,遠處的景物在煙霧的籠罩下呈現出碧玉般的美麗。這句詩將自然景色與人居環境相結合,增加了整首詩的意境和情感。
3. "烏棲不定枝條弱,城頭夜半聲啞啞"這兩句描寫了城頭上的烏鴉,突出了詩中的孤寂和凄涼。烏鴉棲息在搖搖欲墜的枝條上,發出低沉而哀怨的叫聲,給人以寒冷和孤獨的感覺。
4. "浮萍流蕩門前水,任罥芙蓉莫浣紗"這兩句通過描繪門前的水面上漂浮的萍蓬和芙蓉,表達了詩人對于無常和無奈的思考。浮萍隨水漂流,芙蓉在水中搖曳,象征著生活的無常和變化,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無法預料的命運。
整首詩詞以冬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寓意象征,傳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凄涼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清晰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深刻思考,給人以深層次的感悟和共鳴。
“城頭夜半聲啞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tí qū
烏啼曲
kě lián yáng yè fù yáng huā, xuě jìng yān shēn bì yù jiā.
可憐楊葉復楊花,雪凈煙深碧玉家。
wū qī bù dìng zhī tiáo ruò,
烏棲不定枝條弱,
chéng tóu yè bàn shēng yā yā.
城頭夜半聲啞啞。
fú píng liú dàng mén qián shuǐ, rèn juàn fú róng mò huàn shā.
浮萍流蕩門前水,任罥芙蓉莫浣紗。
“城頭夜半聲啞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