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白習儒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發白習儒經”全詩
有地水空綠,無人山自青。
廢梁悲逝水,臥木思荒庭。
向夕霏煙斂,徒看處士星。
分類:
《經趙處士居》楊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趙處士居》是唐代詩人楊衡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云居避世客,發白習儒經。
有地水空綠,無人山自青。
廢梁悲逝水,臥木思荒庭。
向夕霏煙斂,徒看處士星。
詩意:這首詩通過描寫一個遁世的居士趙處士的生活來表達了詩人對離群索居、追求內心寧靜的向往之情。趙處士住在山中,遠離塵囂,專心學習儒經,他所居住的地方綠意盎然,山上無人居住的樣子顯得格外寧靜。廢棄的梁木漂流在逝去的水中,讓趙處士感到悲傷;而躺在木床上,他思考著荒蕪的院落。夜幕降臨時,霧氣升騰,掩蓋了整個山谷,只能看到處士的星星點點。
賞析:這首詩通過生動的景物描寫、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詩以對趙處士居住環境的描繪為主線,通過綠色山水和荒涼廢墟的對比,喻示著離群索居之處的寧靜與自然之美。趙處士避世而居,專心學習儒經,被描繪為心靈深處的高尚品質,而夜晚的霏煙和處士星則更加強化了詩中的“遁世”意味。
這首詩語言簡潔明了,形式簡練,文字婉約多情。通過描寫細膩的自然景物,表達了對離群索居、與世無爭的生活態度的贊美。整首詩語意深遠,具有一種寧靜和奇特的美感,引發讀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
“發白習儒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zhào chǔ shì jū
經趙處士居
yún jū bì shì kè, fā bái xí rú jīng.
云居避世客,發白習儒經。
yǒu dì shuǐ kōng lǜ, wú rén shān zì qīng.
有地水空綠,無人山自青。
fèi liáng bēi shì shuǐ, wò mù sī huāng tíng.
廢梁悲逝水,臥木思荒庭。
xiàng xī fēi yān liǎn, tú kàn chǔ shì xīng.
向夕霏煙斂,徒看處士星。
“發白習儒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