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青芝夜繞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手把青芝夜繞壇”全詩
頭垂白發朝鳴磬,手把青芝夜繞壇。
物像自隨塵外滅,真源長向性中看。
悠悠萬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蘭。
分類:
《贈廬山道士》楊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廬山道士》是唐代詩人楊衡所作,描述了一位廬山道士虔誠修行的場景。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寂寥高室古松寒,
松下仙人字委鸞。
頭垂白發朝鳴磬,
手把青芝夜繞壇。
物像自隨塵外滅,
真源長向性中看。
悠悠萬古皆如此,
秋比松枝春比蘭。
詩意:
詩人描繪了一位道士在廬山高處的寂靜房間內,周圍是古老的松樹和神秘的氣息。道士在靜默中度過他的修行生活,仙人名字叫做“Wei Luan”。他戴著一張白色的面具,手持青芝,繞著他的石壇走,鳴磬召喚宇宙間的神靈。物質的形象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但是所有真實的源頭都在于一個人的內心。這位道士所修行的道路是千百年來始終如一的,就像松樹的枝條永遠不會變化,蘭花的芬芳也會在春天里一年一年地綻放。
賞析:
這首詩詞以廬山道士為主題,借此描繪了唐代道家的修行境界和信仰。楊衡通過“寂寥高室”和“古松寒”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寧靜、神秘的氛圍,道士的修行由此顯得更加神秘。詩中的“松下仙人字委鸞”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描寫,不僅揭示了道士的身份,還傳達了一種神奇、超自然的氣息。在描寫道士的修行方法時,楊衡運用了“頭垂白發朝鳴磬,手把青芝夜繞壇”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道士的修行狀態。最后,詩人以“悠悠萬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蘭”作結,表達了修道人在千百年來始終如一的道路上不斷追求真理的信念,也傳遞了一種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
“手把青芝夜繞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ú shān dào shì
贈廬山道士
jì liáo gāo shì gǔ sōng hán, sōng xià xiān rén zì wěi luán.
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鸞。
tóu chuí bái fà cháo míng qìng,
頭垂白發朝鳴磬,
shǒu bà qīng zhī yè rào tán.
手把青芝夜繞壇。
wù xiàng zì suí chén wài miè, zhēn yuán zhǎng xiàng xìng zhōng kàn.
物像自隨塵外滅,真源長向性中看。
yōu yōu wàn gǔ jiē rú cǐ, qiū bǐ sōng zhī chūn bǐ lán.
悠悠萬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蘭。
“手把青芝夜繞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