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過流沙遠背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過流沙遠背來”全詩
如今漢地諸經本,自過流沙遠背來。
空林衰病臥多時,白發從成數寸絲。
西行卻過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獨知。
分類:
《病僧二首》劉言史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僧二首》是唐代劉言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僧二首
竺國鄉程算不回,
病中衣錫遍浮埃。
如今漢地諸經本,
自過流沙遠背來。
空林衰病臥多時,
白發從成數寸絲。
西行卻過流沙日,
枕上寥寥心獨知。
中文譯文:
兩首病僧之一
竺國鄉程已無法回,
病中衣錫盡覆滿塵埃。
如今漢地的經典典籍,
都是我自身途經流沙背回。
空荒的林中,病榻躺臥多時,
白發已經連成數寸絲。
向西行走,穿越流沙的日子,
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體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病重的僧人的心境和遭遇。首先,詩中提到竺國,可能指的是佛教的發源地印度,表達了僧人的鄉愁和對遠方的思念。然而,由于疾病的困擾,他無法回到故鄉,只能在病榻上度過艱難的時光。
詩中提到病中的衣錫(僧人所穿的袈裟和缽),覆滿了浮塵,暗示了僧人長期病榻的凄涼和孤寂。他身處漢地,但他自己親自穿越流沙,把漢地的經典典籍背回來,顯示了他對佛法的執著和對教義的傳播的責任感。
在空荒的林中,病榻上的僧人度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白發已經成為數寸長絲,顯示出他年老病重的景象。然而,他仍然堅定地向西行進,越過流沙的日子,這里也可以理解為人生的艱難困境。在這段行程中,只有他自己知道內心的苦痛和孤寂。
整首詩通過描繪病榻上的僧人的困境和堅持,表達了對遠方故鄉的思念、對佛法的信仰和執著,以及對人生坎坷旅程的領悟。詩中的空曠寂寥和內心的孤獨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同時也展現了劉言史對佛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自過流沙遠背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sēng èr shǒu
病僧二首
zhú guó xiāng chéng suàn bù huí, bìng zhōng yī xī biàn fú āi.
竺國鄉程算不回,病中衣錫遍浮埃。
rú jīn hàn dì zhū jīng běn, zì guò liú shā yuǎn bèi lái.
如今漢地諸經本,自過流沙遠背來。
kōng lín shuāi bìng wò duō shí, bái fà cóng chéng shù cùn sī.
空林衰病臥多時,白發從成數寸絲。
xī xíng què guò liú shā rì, zhěn shàng liáo liáo xīn dú zhī.
西行卻過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獨知。
“自過流沙遠背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