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鐘發長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洪鐘發長夜”全詩
暗入繁霜切,遙傳古寺深。
何城亂遠漏,幾處雜疏砧。
已警離人夢,仍沾旅客襟。
待時當命侶,抱器本無心。
倘若無知者,誰能設此音。
分類:
作者簡介(盧景亮)
盧景亮(?—806),字長晦,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少孤,有志義,書無不覽。大歷六年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授校書郎,十一年為荊南節度使張延賞掌書記、枝江尉,建中元年入為右補闕,貞元四年貶朗州司馬,量移為和州別駕,永貞元年召為尚書郎,元和元年遷中書舍人,卒。《新唐書》卷164有傳。
《寒夜聞霜鐘》盧景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夜聞霜鐘》是唐代盧景亮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在夜晚聽到了霜鐘的清響,感嘆這鐘聲如此威嚴而莊重。詩中表達了詩人孤寂的心境,寓意深遠。
這里翻譯一下詩詞的中文譯文:
洪鐘發長夜,清響出層岑。
大鐘在長夜中鳴響,悠揚的聲音穿出層層寒霜。
暗入繁霜切,遙傳古寺深。
鐘聲在濃密的霜中低沉回蕩,遙遠地傳向古老的寺廟深處。
何城亂遠漏,幾處雜疏砧。
遠方城市的鐘聲和鐘樓上的齒輪嘎嘎作響,此起彼伏。
已警離人夢,仍沾旅客襟。
鐘聲喚醒了鄉愁中的人們的夢境,又縈繞在旅人的衣襟上。
待時當命侶,抱器本無心。
等待合時的伴侶,鐘聲里蘊含的力量本無意圖。
倘若無知者,誰能設此音。
如果沒有睡眠的人,誰能敲響這莊嚴的鐘聲。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寒夜中聽到霜鐘的感受。鐘聲在夜晚中顯得尤為宏大壯麗,它的聲音傳遍了冰冷的霜天,回蕩在沉默的古寺。詩人借鐘聲寓意自己內心的孤寂,思緒萬千。鐘聲喚醒了人們的鄉愁,觸動了旅人的心弦。詩人也暗示了他在等待適合的伴侶,同時也在為了這樣的鐘聲而懇求。最后,詩人反問世間,如果沒有識別這聲音的人,誰又能把這莊嚴的鐘聲敲響?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鐘聲,表達了孤獨、思念和追求心中意義的氛圍與情感。
“洪鐘發長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yè wén shuāng zhōng
寒夜聞霜鐘
hóng zhōng fā cháng yè, qīng xiǎng chū céng cén.
洪鐘發長夜,清響出層岑。
àn rù fán shuāng qiè, yáo chuán gǔ sì shēn.
暗入繁霜切,遙傳古寺深。
hé chéng luàn yuǎn lòu, jǐ chù zá shū zhēn.
何城亂遠漏,幾處雜疏砧。
yǐ jǐng lí rén mèng, réng zhān lǚ kè jīn.
已警離人夢,仍沾旅客襟。
dài shí dāng mìng lǚ, bào qì běn wú xīn.
待時當命侶,抱器本無心。
tǎng ruò wú zhī zhě, shuí néng shè cǐ yīn.
倘若無知者,誰能設此音。
“洪鐘發長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