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國將無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絕國將無外”全詩
來朝逢圣日,歸去及秋風。
夜泛潮回際,晨征蒼莽中。
鯨波騰水府,蜃氣壯仙宮。
天眷何期遠,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見,離恨托飛鴻。
分類:
作者簡介(徐凝)
徐凝,唐代(約公元八一三年、唐憲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詩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詩》錄存一卷。
《送日本使還》徐凝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日本使還》是徐凝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絕國將無外,扶桑更有東。
來朝逢圣日,歸去及秋風。
夜泛潮回際,晨征蒼莽中。
鯨波騰水府,蜃氣壯仙宮。
天眷何期遠,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見,離恨托飛鴻。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送日本使者返回日本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使者的祝福,同時抒發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兩國間友好關系的期許。
賞析:
詩的開篇,徐凝寫道:"絕國將無外,扶桑更有東","絕國"指的是日本,意味著使者將要離開中國回到自己的國家。"扶桑"是對日本的稱呼,"更有東"表示日本是東方的國家,也強調了兩國的距離。
接下來的兩句:"來朝逢圣日,歸去及秋風",表達了使者在中國逗留期間逢上了重要的節日,而離開時正值秋風涼爽。這里既展示了中國文化的莊嚴和美好,也表達了對使者的歡迎和送別。
接著,詩人描繪了使者的歸途:"夜泛潮回際,晨征蒼莽中"。使者在夜晚乘船離開中國,經過海上的波瀾和早晨的征途,將返回遙遠的日本。
下一句:"鯨波騰水府,蜃氣壯仙宮",運用了海洋中的景象,描繪了巨大的鯨魚翻騰海面和蜃氣形成的奇觀。這里的意象既傳達了壯麗的自然景觀,也給人以神秘和超凡的感覺。
最后兩句:"天眷何期遠,王文久已同。相望杳不見,離恨托飛鴻",表達了詩人對兩國友好關系的期許和對離別的惋惜。"天眷"指的是上天護佑,希望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能夠長久。"王文"指的是國家的文化,表示兩國的文化已經相通。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使者之間的離別之情,將離別的思念寄托在飛鴻傳遞。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使者的歸途和表達離別之情,展現了作者對友好交往和國際友誼的重視。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給詩詞增添了壯麗和神秘的色彩,展示了徐凝獨特的藝術才華。
“絕國將無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rì běn shǐ hái
送日本使還
jué guó jiāng wú wài, fú sāng gèng yǒu dōng.
絕國將無外,扶桑更有東。
lái zhāo féng shèng rì, guī qù jí qiū fēng.
來朝逢圣日,歸去及秋風。
yè fàn cháo huí jì, chén zhēng cāng mǎng zhōng.
夜泛潮回際,晨征蒼莽中。
jīng bō téng shuǐ fǔ, shèn qì zhuàng xiān gōng.
鯨波騰水府,蜃氣壯仙宮。
tiān juàn hé qī yuǎn, wáng wén jiǔ yǐ tóng.
天眷何期遠,王文久已同。
xiāng wàng yǎo bú jiàn, lí hèn tuō fēi hóng.
相望杳不見,離恨托飛鴻。
“絕國將無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