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旗灑輕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羽旗灑輕雪”全詩
燒蕭辟閶闔,祈谷為蒸人。
羽旗灑輕雪,麥隴含陽春。
昌運歲今會,王猷從此新。
三臣皆就日,萬國望如云。
仁壽信非遠,群生方在鈞。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詩》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詩》是唐代李德裕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敲擊磬管奏大呂音,佩戴冕服祭天神。
焚香燒柴辟閶闔,祈求豐收和平人。
羽旗飄揚如雪花,麥田間盛載陽春。
今歲昌運將實現,王猷從此獲新文。
三位臣子齊臨日,萬國期盼如云。
仁壽之年已不遠,眾生將享太平盛世。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唐代南郊祭天儀式的場景。南郊祭天是古代中國帝王進行的重要祭祀活動,旨在祈求豐收、國泰民安。詩中描繪了奏樂、祭祀、焚香等儀式,表達了對豐收和太平盛世的期望。詩人通過描寫祭天的盛大場面和儀式的莊嚴氛圍,展現了帝王的威儀和統治的權威,以及對國家繁榮昌盛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華麗的辭藻和鋪陳的場景描寫,展示了南郊祭天的盛況和莊嚴氣氛。通過磬管奏樂、冕裘服飾、焚香祭祀等細節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莊嚴肅穆的宮廷場景,給人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詩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意味,如磬管奏大呂音象征著國家安定繁榮,焚香燒柴辟閶闔象征著驅散邪惡,羽旗灑輕雪象征著祥瑞和吉祥,麥隴含陽春象征著豐收和希望。整首詩意蘊含深遠,表達了對國家繁榮和人民安康的美好祝愿,以及皇帝的威儀和統治的權威。
詩人李德裕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的作品以雄渾豪放、氣勢磅礴而著稱。這首詩詞展示了他的辭章華麗、雄辯豐滿的寫作風格。通過宏大的場面描寫和豐富的意象運用,他成功地表達了對國家繁榮和安定的向往,體現了唐代盛世的氣象和皇帝的威儀。整首詩詞以其莊嚴肅穆的氛圍和雄渾豪放的辭章風格,展現了唐代壯麗繁榮的盛景,充分展示了當時政治和文化的輝煌。
“羽旗灑輕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nán jiāo lǐ bì shī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詩
qìng guǎn gē dà lǚ, miǎn qiú lǚ tiān shén.
磬筦歌大呂,冕裘旅天神。
shāo xiāo pì chāng hé, qí gǔ wèi zhēng rén.
燒蕭辟閶闔,祈谷為蒸人。
yǔ qí sǎ qīng xuě, mài lǒng hán yáng chūn.
羽旗灑輕雪,麥隴含陽春。
chāng yùn suì jīn huì, wáng yóu cóng cǐ xīn.
昌運歲今會,王猷從此新。
sān chén jiē jiù rì, wàn guó wàng rú yún.
三臣皆就日,萬國望如云。
rén shòu xìn fēi yuǎn, qún shēng fāng zài jūn.
仁壽信非遠,群生方在鈞。
“羽旗灑輕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