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以效涓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以效涓埃”全詩
相星環日道,蒼馬近龍媒。
咫尺天顏接,光華喜氣來。
自慚衰且病,無以效涓埃。
分類: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郊壇回輿中書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馬前仰感恩…相公》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壇回輿中書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馬前仰感恩…相公》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首辭表。
詩詞的中文譯文是:七萃和鑾動,即尊神壇上的禮儀是繁重的,敬仰天子的車駕。
詩詞的詩意是:此詩是李德裕在郊壇舉行尊神儀式時撰寫的。他以禮儀莊重、敬畏天子、感激之情,表達了對皇帝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詩詞的賞析:這首詩以郊壇舉行尊神儀式為背景,描繪了儀式的繁重、莊嚴。作者通過描述相星環日道、蒼馬近龍媒的場景,抒發了對皇帝的崇敬之情。詩詞中的“咫尺天顏接,光華喜氣來”表達了作者對召見皇帝的喜悅之情。最后兩句“自慚衰且病,無以效涓埃”則表達了作者的自謙之意和愿意盡自己微薄之力,以表達對皇帝的敬愛之情。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皇帝的敬仰和感恩。
“無以效涓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tán huí yú zhōng shū èr xiàng gōng méng shèng cí zhào zhì yù mǎ qián yǎng gǎn ēn xiàng gōng
郊壇回輿中書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馬前仰感恩…相公
qī cuì hé luán dòng, sān tiáo bǎo chuī huí.
七萃和鑾動,三條葆吹回。
xiāng xīng huán rì dào, cāng mǎ jìn lóng méi.
相星環日道,蒼馬近龍媒。
zhǐ chǐ tiān yán jiē, guāng huá xǐ qì lái.
咫尺天顏接,光華喜氣來。
zì cán shuāi qiě bìng, wú yǐ xiào juān āi.
自慚衰且病,無以效涓埃。
“無以效涓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