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志在林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夙志在林閭”全詩
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書。
乃知軒冕客,自與田園疏。
歿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
嗟予寡時用,夙志在林閭。
雖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繞舍下,修竹蔭庭除。
幽徑松蓋密,小池蓮葉初。
從來有好鳥,近復躍鰷魚。
少室映川陸,鳴皋對蓬廬。
張何舊寮寀,相勉在懸輿。
常恐似伯玉,瞻前慚魏舒。
分類: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書作)》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書作)
昔聞羊叔子,茅屋在東渠。
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書。
乃知軒冕客,自與田園疏。
歿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
嗟予寡時用,夙志在林閭。
雖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繞舍下,修竹蔭庭除。
幽徑松蓋密,小池蓮葉初。
從來有好鳥,近復躍鰷魚。
少室映川陸,鳴皋對蓬廬。
張何舊寮寀,相勉在懸輿。
常恐似伯玉,瞻前慚魏舒。
中文譯文:
憶起古時的羊叔子,住在東渠的茅屋。
你是否惦記著歸途,徘徊不敢寫簡信。
我現在才明白,那些穿官服的客人,自己卻寧愿與田園為伍。
歿世有心喪失,精誠如何能得以實現。
唉,我這凄寡之人在這個時代能有什么用處,早年愿望就是在鄉間耕讀。
盡管癡迷于山水之間,卻敢去追求仁義和智慧的生活。
清泉環繞著居所,修竹為庭院遮蔽。
深深的小路被松樹密密地覆蓋著,池塘上的蓮葉初開。
此處一直有美麗的鳥兒,最近還跳出了歡快的鯉魚。
第一屋子映在川岸,鳴皋與蓬廬相對。
魯張何令的畫像,我在車輪之上,相互鼓勵。
常常擔心自己像伯玉一樣,恥于看前人的志向。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對于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的失望之情。他回憶起古時的羊叔子,一個住在東渠的茅屋里的鄉野人。他思考著那些執政高官們是否會思念回歸平凡的生活,是否會擔心受到庸官之批評。作者通過這個形象,表達了自己對于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于田園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中充滿了對自然環境的描繪,清泉、修竹、幽徑、松樹、小池等各種描述增強了田園的意境。作者通過對美麗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于寧靜、自由、純樸的向往。
詩的最后兩句通過提到畫家伯玉和文人魏舒,暗示了自己對于知識和才干的自卑感。可以看出,作者希望通過對田園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追求,尋找到一種更為純粹和自在的生活方式,并對自己的才華和追求抱有一定的期望。整首詩曲折流暢,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對于田園生活和人生追求的真切感受。
“夙志在林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píng quán shān jū, zèng shěn lì bù yī shǒu zhōng shū zuò
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書作)
xī wén yáng shū zǐ, máo wū zài dōng qú.
昔聞羊叔子,茅屋在東渠。
qǐ bù niàn guī lù, pái huái wèi jiǎn shū.
豈不念歸路,徘徊畏簡書。
nǎi zhī xuān miǎn kè, zì yǔ tián yuán shū.
乃知軒冕客,自與田園疏。
mò shì yǒu yí hèn, jīng chéng hé suǒ rú.
歿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
jiē yǔ guǎ shí yòng, sù zhì zài lín lǘ.
嗟予寡時用,夙志在林閭。
suī bào shān shuǐ pǐ, gǎn xī rén zhì jū.
雖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qīng quán rào shè xià, xiū zhú yīn tíng chú.
清泉繞舍下,修竹蔭庭除。
yōu jìng sōng gài mì, xiǎo chí lián yè chū.
幽徑松蓋密,小池蓮葉初。
cóng lái yǒu hǎo niǎo, jìn fù yuè tiáo yú.
從來有好鳥,近復躍鰷魚。
shǎo shì yìng chuān lù, míng gāo duì péng lú.
少室映川陸,鳴皋對蓬廬。
zhāng hé jiù liáo cǎi, xiāng miǎn zài xuán yú.
張何舊寮寀,相勉在懸輿。
cháng kǒng shì bó yù, zhān qián cán wèi shū.
常恐似伯玉,瞻前慚魏舒。
“夙志在林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