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嶺晴虹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緱嶺晴虹斷”全詩
緱嶺晴虹斷,龍門宿鳥還。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煙間。
不及鄉園叟,悠悠盡日閑。
分類: 宴會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憶平泉雜詠·憶晚眺》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晚眺(《憶平泉雜詠》)
伊川新雨霽,原上見春山。
緱嶺晴虹斷,龍門宿鳥還。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煙間。
不及鄉園叟,悠悠盡日閑。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回憶平泉的景色,感嘆在城市生活中不能盡享田園之樂。通過描繪雨過天晴的伊川,山上的春景,緱嶺上出現的斷虹,鳥兒歸巢的龍門,牛羊在平野上放牧,夕陽下的桑樹和柘樹,詩人希望自己也能像鄉園中的老人一樣,悠閑地度過一天。
賞析:這首詩以平淡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于田園生活的向往和懷念之情。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意象描繪,將讀者帶入到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純凈和寧靜。詩中表達的對于自然環境、農村生活和寧靜閑適的渴望,與現代社會中人們對于回歸自然、追求內心寧靜的追求不謀而合。整首詩字字珠璣,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又質樸,通過描寫細膩的自然景色,展現了作者對于鄉村生活的眷戀與念想。
“緱嶺晴虹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píng quán zá yǒng yì wǎn tiào
憶平泉雜詠·憶晚眺
yī chuān xīn yǔ jì, yuán shàng jiàn chūn shān.
伊川新雨霽,原上見春山。
gōu lǐng qíng hóng duàn, lóng mén sù niǎo hái.
緱嶺晴虹斷,龍門宿鳥還。
niú yáng píng yě wài, sāng zhè xī yān jiān.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煙間。
bù jí xiāng yuán sǒu, yōu yōu jǐn rì xián.
不及鄉園叟,悠悠盡日閑。
“緱嶺晴虹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