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鷓鴣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鷓鴣啼”全詩
何處鷓鴣飛,日斜斑竹陰。
二女空垂淚,三閭枉自沉。
惟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
越岡連越井,越鳥更南飛。
何處鷓鴣啼,夕煙東嶺歸。
嶺外行人少,天涯北客稀。
鷓鴣啼別處,相對淚沾衣。
分類: 鷓鴣詞
作者簡介(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鷓鴣詞二首》李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詞二首》是唐代詩人李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湘江煙水深,沙岸隔楓林。
何處鷓鴣飛,日斜斑竹陰。
二女空垂淚,三閭枉自沉。
惟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
越岡連越井,越鳥更南飛。
何處鷓鴣啼,夕煙東嶺歸。
嶺外行人少,天涯北客稀。
鷓鴣啼別處,相對淚沾衣。
詩詞中文譯文:
湘江的煙水深沉,岸邊有一片楓林擋住了視線。
鷓鴣在何處飛翔,太陽斜斜地照在斑竹的陰影里。
兩位女子空懸淚,三閭(指故鄉)白白自沉。
唯有鷓鴣的啼聲,獨自傷害著行旅者的心。
越岡連著越井,越鳥更往南方飛翔。
鷓鴣在何處啼鳴,夕陽的煙霧歸于東邊的山嶺。
山嶺之外行人寥寥,天涯的北方客人稀少。
鷓鴣的啼聲在別處,只有彼此相對淚水沾濕衣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離別和思念的場景,通過鷓鴣的啼聲表達了行旅者內心的痛苦和傷感。詩人以湘江、楓林、斑竹、越岡、越井等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鳥的活動,表達了離別時的孤獨和無奈。
第一首詩以湘江和楓林為背景,描繪了行旅者在離別時的心情。詩人提到兩位女子空懸淚,三閭白白自沉,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無奈。唯有鷓鴣的啼聲,成為表達離別心情的寄托。
第二首詩以越岡和越井為背景,描述了行旅者遠離故鄉的情景。詩人表達了行人稀少、客人稀少的境況,強調離別時的孤獨感。最后,詩人提到鷓鴣的啼聲,暗示了離別的痛苦和相思之情。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物和鳥的形象,表達了離別時的思鄉之情和孤獨感,以及行旅者心中的無奈和痛苦。詩人巧妙地運用描寫細節和意象的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離別帶來的傷感和思念之情。
“何處鷓鴣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cí èr shǒu
鷓鴣詞二首
xiāng jiāng yān shuǐ shēn, shā àn gé fēng lín.
湘江煙水深,沙岸隔楓林。
hé chǔ zhè gū fēi, rì xié bān zhú yīn.
何處鷓鴣飛,日斜斑竹陰。
èr nǚ kōng chuí lèi, sān lǘ wǎng zì chén.
二女空垂淚,三閭枉自沉。
wéi yǒu zhè gū tí, dú shāng xíng kè xīn.
惟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
yuè gāng lián yuè jǐng, yuè niǎo gèng nán fēi.
越岡連越井,越鳥更南飛。
hé chǔ zhè gū tí, xī yān dōng lǐng guī.
何處鷓鴣啼,夕煙東嶺歸。
lǐng wài háng rén shǎo, tiān yá běi kè xī.
嶺外行人少,天涯北客稀。
zhè gū tí bié chù, xiāng duì lèi zhān yī.
鷓鴣啼別處,相對淚沾衣。
“何處鷓鴣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