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對花時盡日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對花時盡日吟”全詩
孤棹自遲從蹭蹬,亂帆爭疾競浮沉。
一身累困懷千載,百口無虞貴萬金。
空闊遠看波浪息,楚山安穩過云岑。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溯西江》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溯西江》是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溯西江》中文譯文:
江風不定半晴陰,
愁對花時盡日吟。
孤棹自遲從蹭蹬,
亂帆爭疾競浮沉。
一身累困懷千載,
百口無虞貴萬金。
空闊遠看波浪息,
楚山安穩過云岑。
詩意和賞析:
《溯西江》描繪了一幅江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江風不定,天空時晴時陰,詩人面對著花開花謝的景象,整日默默吟詠,抒發內心的愁思。
接下來的兩句寫詩人乘坐的小船行進緩慢,從蹭蹬聲中可以看出船只行進的困難,同時船上的帆也亂了方向,競相迎風或逆風,浮沉不定。
下一句表達了詩人身心的疲憊和困頓,他的一生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但心中懷揣的愁思卻已經歷千載,百口之家沒有了危險,財富已經不再重要。
最后兩句以廣闊的視野描繪了楚山的安穩,在遠處觀看,江波平息,山峰安然屹立在云岑之上,給人以安寧和寧靜之感。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江上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憂愁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恢弘,與詩人內心的困境形成了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感情和對人生的思索,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愁對花時盡日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xī jiāng
溯西江
jiāng fēng bù dìng bàn qíng yīn, chóu duì huā shí jǐn rì yín.
江風不定半晴陰,愁對花時盡日吟。
gū zhào zì chí cóng cèng dèng,
孤棹自遲從蹭蹬,
luàn fān zhēng jí jìng fú chén.
亂帆爭疾競浮沉。
yī shēn lèi kùn huái qiān zǎi, bǎi kǒu wú yú guì wàn jīn.
一身累困懷千載,百口無虞貴萬金。
kōng kuò yuǎn kàn bō làng xī, chǔ shān ān wěn guò yún cén.
空闊遠看波浪息,楚山安穩過云岑。
“愁對花時盡日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