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莫厭如弦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心莫厭如弦直”全詩
野老擁途知意重,病夫拋郡喜身輕。
人心莫厭如弦直,淮水長憐似鏡清。
回首夕嵐山翠遠,楚郊煙樹隱襄城。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兼紀瑞物物·初出淝口入淮》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兼紀瑞物物·初出淝口入淮》是唐代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風吹過百里,初晴的雪融化了,淝口的冰解開了,好像要洗凈纓絡。野老們擁著拐杖走過來,知道我心意重,病弱的人拋下了郡守的職位,高興地感受到身輕如燕。人們的心思都不會厭倦,像琴弦一樣直接堅定,淮水長久地憐愛著,它清澈得像一面鏡子。回首看著夕陽下嵐山的翠色,楚郊的煙樹在襄城里隱約可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李紳離開壽陽郡守之職,初次從淝口進入淮河流域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自身命運的思考。東風吹散了白雪,冰雪融化,象征著新的開始和希望的到來。野老們和病弱的人的形象,則反映了人世間的無常和變遷。詩人通過描繪淮水清澈如鏡,以及遠處的山川景色,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追思,同時也抒發了離別之情。
賞析:
李紳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將離開壽陽郡守之職、進入淮河流域的情景描繪得生動而深刻。他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無常的思考。東風吹雪,冰開雪融,象征著離別和新的開始。野老和病弱的人成為詩中的形象,凸顯了人生無常和命運的轉變。人們的心思堅定不移,象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淮水清澈如鏡,山川景色遠處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氛圍。整首詩以簡潔而充實的語言,展現了李紳對離別和自然景色的感慨,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思考生命的變遷和人生的意義。
“人心莫厭如弦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yáng bà jùn rì yǒu shī shí shǒu yǔ zhuī huái jiān jì ruì wù wù chū chū féi kǒu rù huái
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兼紀瑞物物·初出淝口入淮
dōng fēng bǎi lǐ xuě chū qíng, féi kǒu bīng kāi hǎo zhuó yīng.
東風百里雪初晴,淝口冰開好濯纓。
yě lǎo yōng tú zhī yì zhòng,
野老擁途知意重,
bìng fū pāo jùn xǐ shēn qīng.
病夫拋郡喜身輕。
rén xīn mò yàn rú xián zhí, huái shuǐ zhǎng lián shì jìng qīng.
人心莫厭如弦直,淮水長憐似鏡清。
huí shǒu xī lán shān cuì yuǎn, chǔ jiāo yān shù yǐn xiāng chéng.
回首夕嵐山翠遠,楚郊煙樹隱襄城。
“人心莫厭如弦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