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橫渡闊煙波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橫渡闊煙波晚”全詩
嘹唳塞鴻經楚澤,淺深紅樹見揚州。
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斗牛。
今日市朝風俗變,不須開口問迷樓。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宿揚州》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揚州》是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橫渡闊煙波晚,
潮過金陵落葉秋。
嘹唳塞鴻經楚澤,
淺深紅樹見揚州。
夜橋燈火連星漢,
水郭帆檣近斗牛。
今日市朝風俗變,
不須開口問迷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揚州住宿時的所見所感。詩人晚上橫渡江面,江水寬廣,煙波朦朧。海潮涌過金陵,落葉飄零,秋意漸濃。高亢的野鴻飛越楚澤,發出嘹亮的鳴叫聲,淺深的紅葉樹見證了揚州的美景。夜晚,橋上的燈火猶如星河,水郭上的船帆和舵槳近在眼前。然而,如今的市朝風俗已經改變,詩人不需要開口詢問迷樓的變遷,已經能夠感受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揚州的美景和變遷,通過景物和情感的融合,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觸動。詩人以簡潔而優雅的語言,展現了江水的寬廣和煙波的晚霞,營造出一幅寧靜而壯麗的江南景色。同時,詩人通過塞鴻的嘹唳和紅葉樹的淺深,將揚州的特色景觀描繪得栩栩如生。夜晚的橋燈和水郭的船帆,為詩中增添了一絲動感和繁華。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感慨,市朝風俗的變遷使他感嘆時光的流轉和社會的變革,不再需要開口詢問,變化已然明顯。整首詩以景寫情,以物寄意,通過具體的景物描繪,勾勒出詩人對揚州的深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人事變遷的思考。
“江橫渡闊煙波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yáng zhōu
宿揚州
jiāng héng dù kuò yān bō wǎn, cháo guò jīn líng luò yè qiū.
江橫渡闊煙波晚,潮過金陵落葉秋。
liáo lì sāi hóng jīng chǔ zé,
嘹唳塞鴻經楚澤,
qiǎn shēn hóng shù jiàn yáng zhōu.
淺深紅樹見揚州。
yè qiáo dēng huǒ lián xīng hàn, shuǐ guō fān qiáng jìn dòu niú.
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斗牛。
jīn rì shì cháo fēng sú biàn, bù xū kāi kǒu wèn mí lóu.
今日市朝風俗變,不須開口問迷樓。
“江橫渡闊煙波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