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浦間江月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散浦間江月迥”全詩
云散浦間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
坐看魚鳥沈浮遠,靜見樓臺上下同。
聞道化城方便喻,只應從此到龍宮。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新樓詩二十首·水寺》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樓詩二十首·水寺》是唐代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寺經過處,煙波野寺經過處,水國蒼茫夢想中。
云散浦間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
坐看魚鳥沉浮遠,靜見樓臺上下同。
聞道化城方便喻,只應從此到龍宮。
譯文:
經過水寺之處,遠眺煙波草野的寺廟,猶如置身于夢幻般的水鄉國度。
云散開時,江面上的月光顯得格外清晰,太陽西沉時,海潮依然在洲渚之間流動。
坐在這里觀賞著魚和鳥的遠近起伏,靜靜地看著樓臺在上下交相輝映。
聞說這座水寺象征著解脫之城,只有從這里才能到達龍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水寺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建筑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詩的前兩句以煙波野寺為背景,給人一種蒼茫、夢幻的感覺。水寺和水鄉國度的描繪使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云散時的江面月光和日落時的海潮,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凸顯了詩人對大自然變幻的敏感和對自然美的贊嘆。
接著,詩人通過坐在這里觀賞魚鳥的沉浮和樓臺的上下交相輝映,表達了對生命起伏和人事變遷的感悟。這種靜觀事物的態度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深思。
最后兩句提到了水寺象征著解脫之城,到達龍宮的意象。這可以被理解為詩人對于尋求心靈安寧和追求境界超越的渴望,以及對佛法修行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建筑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境界、追求超脫和尋求心靈安寧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對自然美和生命起伏的贊嘆,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佛法修行的渴望。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建筑景觀為載體,通過描繪細膩的意象,營造出一種超然的意境,給人以心靈上的撫慰和啟迪。
“云散浦間江月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lóu shī èr shí shǒu shuǐ sì
新樓詩二十首·水寺
yān bō yě sì jīng guò chù, shuǐ guó cāng máng mèng xiǎng zhōng.
煙波野寺經過處,水國蒼茫夢想中。
yún sàn pǔ jiān jiāng yuè jiǒng,
云散浦間江月迥,
rì xūn zhōu zhǔ hǎi cháo tōng.
日曛洲渚海潮通。
zuò kàn yú niǎo shěn fú yuǎn, jìng jiàn lóu tái shàng xià tóng.
坐看魚鳥沈浮遠,靜見樓臺上下同。
wén dào huà chéng fāng biàn yù, zhǐ yìng cóng cǐ dào lóng gōng.
聞道化城方便喻,只應從此到龍宮。
“云散浦間江月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