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乘風馬是春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巧乘風馬是春光”全詩
岸花前后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
能促歲陰惟白發,巧乘風馬是春光。
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凋零念越鄉。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新樓詩二十首》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樓詩二十首·靈汜橋》是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靈汜橋邊多感傷,
分明湖派繞回塘。
岸花前后聞幽鳥,
湖月高低怨綠楊。
能促歲陰惟白發,
巧乘風馬是春光。
何須化鶴歸華表,
卻數凋零念越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靈汜橋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在靈汜橋邊感慨萬分。靈汜橋是一座古老的橋梁,它見證了往事的變遷,引起了詩人的感傷之情。
接著,詩人提到湖派和回塘,這是地名,可能是指附近的湖泊和河流。分明湖派繞回塘,意味著湖泊和河流環繞著彼此,形成了一幅美麗的景象。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描述了岸邊花朵盛開時的美景,聽到了幽鳥的叫聲。湖泊上的月亮高低閃爍,似乎在抱怨綠楊樹的搖曳。這些描繪增添了詩意的浪漫和富有情感。
繼而,詩人表達了他年華逝去的感慨。歲月推進,白發變得越來越多,這是歲月無情的顯現,也是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嘆。
然而,詩人并不消極,他說自己巧妙地乘著風馬,抓住了春天的光景。這里的風馬可以理解為春風,意味著詩人通過抓住春天的氣息,保持著對生活的樂觀和熱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說不需要變成一只鶴飛回華表,只需數凋零的葉子,就足以體會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這里的華表指的是宮殿的頂端,象征著高貴和榮耀。詩人認為回到故鄉并不需要炫耀和浮華,內心的思念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詩以靈汜橋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故鄉思念的深切感受。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對生活和家鄉的熱愛與思念。
“巧乘風馬是春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lóu shī èr shí shǒu
新樓詩二十首
líng sì qiáo biān duō gǎn shāng, fēn míng hú pài rào huí táng.
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
àn huā qián hòu wén yōu niǎo,
岸花前后聞幽鳥,
hú yuè gāo dī yuàn lǜ yáng.
湖月高低怨綠楊。
néng cù suì yīn wéi bái fà, qiǎo chéng fēng mǎ shì chūn guāng.
能促歲陰惟白發,巧乘風馬是春光。
hé xū huà hè guī huá biǎo, què shù diāo líng niàn yuè xiāng.
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凋零念越鄉。
“巧乘風馬是春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