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應魏師新鼓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星應魏師新鼓角”全詩
星應魏師新鼓角,地嫌梁苑舊池臺。
日暉紅旆分如電,人擁青門動若雷。
伊洛鏡清回首處,是非紛雜任塵埃。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拜宣武軍節度使》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拜宣武軍節度使》是唐代李紳的一首詩,描述了拜訪宣武軍節度使的情景。
譯文:
油幢并入虎旗開,
錦橐從天鳳詔來。
星應魏師新鼓角,
地嫌梁苑舊池臺。
日暉紅旆分如電,
人擁青門動若雷。
伊洛鏡清回首處,
是非紛雜任塵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拜訪宣武軍節度使的盛況。詩人先是描寫了前來獻禮的車隊,車隊中的油幢和虎旗齊飛開啟了盛大的序幕。接著,來自天上的鳳凰派來了錦橐,表達了天子的敕命。星星應和著魏師的鼓角聲躍躍欲試,而大地上的池臺則不過是梁苑的舊物,不再足以顯現其威嚴。當紅色的旗幟被太陽照射時,閃耀的光芒如同電閃般分開,而人群攢動進入青門,氣勢如雷霆般轟鳴。在洛陽和長安之間的伊洛兩岸,鏡子的反射清晰地回應了盛大的場面,然而是非紛雜的爭議都像塵埃般漫天飛揚,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拜訪宣武軍節度使時的盛況的生動描繪,展示了當時的威嚴和莊重。詩人通過描寫車隊的油幢和虎旗的飛舞、錦橐從天而降、星星應和魏師的鼓角聲、人群蜂擁進入青門等畫面,給人一種熱鬧、輝煌的感覺。而同時也表達了富于戰爭和軍事動亂的時代所帶來的是非爭議和紛擾。整首詩以宏大的場景、鮮明的形象描繪和優美的韻律效果,表達了作者對唐代社會的熱愛和對真實世界的思考。
“星應魏師新鼓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i xuān wǔ jūn jié dù shǐ
拜宣武軍節度使
yóu chuáng bìng rù hǔ qí kāi, jǐn tuó cóng tiān fèng zhào lái.
油幢并入虎旗開,錦橐從天鳳詔來。
xīng yīng wèi shī xīn gǔ jiǎo,
星應魏師新鼓角,
dì xián liáng yuàn jiù chí tái.
地嫌梁苑舊池臺。
rì huī hóng pèi fēn rú diàn, rén yōng qīng mén dòng ruò léi.
日暉紅旆分如電,人擁青門動若雷。
yī luò jìng qīng huí shǒu chù, shì fēi fēn zá rèn chén āi.
伊洛鏡清回首處,是非紛雜任塵埃。
“星應魏師新鼓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