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索風葉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索索風葉下”全詩
秋氣懷易悲,長波淼難溯。
索索風葉下,離離早鴻度。
丘壑列夕陰,葭菼凝寒霧。
日落亭皋遠,獨此懷歸慕。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百藥)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后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采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另外,據《安平縣志》載:李百藥及家族墓地遺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程油子鄉寺店村南。
《晚渡江津》李百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渡江津
寂寂江山晚,蒼蒼原野暮。
秋氣懷易悲,長波淼難溯。
索索風葉下,離離早鴻度。
丘壑列夕陰,葭菼凝寒霧。
日落亭皋遠,獨此懷歸慕。
中文譯文:
靜靜的江山在傍晚,蒼茫的原野在暮色中。
秋天的氣息讓人懷念而憂傷,長波的水面難以前行。
寂靜的風中飄落著飛葉,孤離的鴻鳥匆匆飛過。
山丘和谷壑籠罩在夜幕中,茂密的野草凝結成寒霧。
太陽已落,遠遠的亭子和高崗,只有我一個人懷念著家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黃昏時分晚渡江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離鄉之情的思念之情。詩中呈現出沉寂、蒼茫、孤寂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故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哀憐之情。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將自己的心境與環境相融合,產生了詩人獨特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精細的描寫,刻畫出寧靜而蕭索的黃昏景象。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夕陽、江山、原野、風葉、鴻鳥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悲傷和離別的氛圍。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鄉土的眷戀之情,同時也映射了自己內心中悲傷的情緒。詩中以充滿感傷的意象描繪了離鄉之情,通過強烈的情感表達,營造出一種寂寥而美麗的意境。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載體,展示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充滿了情感的渲染與流露。同時,詩中的描寫細膩而生動,給人以美感和思考。詩詞中的“丘壑列夕陰”、“索索風葉下”等詩句,通過以充滿音韻的語言描繪了黃昏時分的景象,使讀者能夠更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極其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充滿了離愁別緒,引人深思。
“索索風葉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dù jiāng jīn
晚渡江津
jì jì jiāng shān wǎn, cāng cāng yuán yě mù.
寂寂江山晚,蒼蒼原野暮。
qiū qì huái yì bēi, cháng bō miǎo nán sù.
秋氣懷易悲,長波淼難溯。
suǒ suǒ fēng yè xià, lí lí zǎo hóng dù.
索索風葉下,離離早鴻度。
qiū hè liè xī yīn, jiā tǎn níng hán wù.
丘壑列夕陰,葭菼凝寒霧。
rì luò tíng gāo yuǎn, dú cǐ huái guī mù.
日落亭皋遠,獨此懷歸慕。
“索索風葉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