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錦人望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衣錦人望替”全詩
赤龍吟大野,老母哭白帝。
蒼蒼無白日,項氏徒先濟。
六合已姓劉,鴻門事難制。
坑降嬴政在,衣錦人望替。
宿昔見漢兵,龍蛇滿旌棨。
始矜山可拔,終嘆騅不逝。
區區亞父心,未究天人際。
蕭張馬無汗,盛業垂千世。
分類:
《讀史》鮑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史》是唐代詩人鮑溶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鬼書報告秦亡,天地也云霧籠罩。
赤龍呼嘯于大野,老母哭泣白帝。
蒼茫之間無白日,項氏徒然先得救。
六合之中姓劉的已經統治,鴻門之事難以控制。
降嬴政的陷阱已設下,衣錦還有人們的期望替代。
從古至今見過漢朝的軍隊,龍蛇滿旌旗。
開始自以為山可攀登,最終卻嘆息騅馬無法長久奔馳。
微不足道的亞父之心,未能深究天人之間的關系。
蕭張的馬匹沒有一絲汗水,壯麗事業流傳千世。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思考,表達了對權力更迭和興衰的觸動。詩人借古喻今,以秦朝的覆滅和劉項之爭為背景,探討了權力的脆弱和不可持久性。詩中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動蕩,以及歷史人物的命運和心態。詩人通過對歷史的思考,表達了對權謀和權力追求的深入思考,并對歷史的變遷和個人命運產生了感慨。
賞析:
《讀史》以短小精悍的語言展示了歷史的滄桑和人事的無常。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如鬼書、赤龍、老母和白帝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情感沖擊。通過這些形象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權力的思考。
詩中的對比手法也很巧妙,例如蒼蒼無白日與項氏徒先濟、坑降嬴政在與衣錦人望替,通過對比展示了權力更迭的殘酷和不確定性。詩人以漢朝的興亡為例,表達了權力的虛幻和人事的無常,同時也提醒人們對權力的追逐要保持清醒和警惕。
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思考,表達了對權力和歷史的思索。詩人將個人命運與歷史大勢相結合,展示了歷史的莊嚴和人事的渺小。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練而有力,在思想上富有深度,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思考的杰作。
“衣錦人望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讀史
guǐ shū bào qín wáng, tiān dì yì yún bì.
鬼書報秦亡,天地亦云閉。
chì lóng yín dà yě, lǎo mǔ kū bái dì.
赤龍吟大野,老母哭白帝。
cāng cāng wú bái rì, xiàng shì tú xiān jì.
蒼蒼無白日,項氏徒先濟。
liù hé yǐ xìng liú, hóng mén shì nán zhì.
六合已姓劉,鴻門事難制。
kēng jiàng yíng zhèng zài, yī jǐn rén wàng tì.
坑降嬴政在,衣錦人望替。
sù xī jiàn hàn bīng, lóng shé mǎn jīng qǐ.
宿昔見漢兵,龍蛇滿旌棨。
shǐ jīn shān kě bá, zhōng tàn zhuī bù shì.
始矜山可拔,終嘆騅不逝。
qū qū yà fù xīn, wèi jiū tiān rén jì.
區區亞父心,未究天人際。
xiāo zhāng mǎ wú hàn, shèng yè chuí qiān shì.
蕭張馬無汗,盛業垂千世。
“衣錦人望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