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曉日上翔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方曉日上翔鸞”全詩
渭水寒光搖藻井,玉峰晴色上朱闌。
九重宮闕參差見,百二山河表里觀。
暫輟去蓬悲不定,一憑金界望長安。
分類:
作者簡介(盧宗回)
盧宗回,生卒年不詳。字望淵,南海(今廣東廣州)人。少時讀書廢寢忘食,善學不倦,同舍生見其所作,嫉之,假他事毆辱。宗回遜謝,恬不與較,由是為鄉黨所重。登元和十年(815年)進士第,官終集賢校理。以父疾歸,卒。事跡散見《唐詩紀事》卷四八、《廣東通志》(《四庫全書》本)卷四四。《全唐詩》存詩1首。
《登長安慈恩寺塔》盧宗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長安慈恩寺塔》是唐代詩人盧宗回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登高望遠的視角,描繪了長安城的壯麗景色。
詩意和賞析:
作者以朝陽初升的美景開篇,描繪了東方曉日上升時,神秘的翔鸞飛翔于天空的壯麗景象,接著轉向西方,蒼龍拂過青草上的露水,形象生動。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渭水閃爍的寒光,及其上方玉峰反射的晴朗色澤,令人沉浸在秀麗的景色中。
然后,詩人回頭看向長安城,他看到了參差不齊的九重宮殿和闕樓,描繪了長安的雄偉景象。然后他又轉向山河,看到了表里山川的壯麗景色。最后,詩人以悲嘆的口吻表達了暫時離開長安的愁緒,然而他仍然可以借助金界(可能指慈恩寺的高塔)望向長安,表達了對長安的無限眷戀。
這首詩充滿了美麗的景色描繪,通過對長安城和山河景色的描述,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繁榮和莊嚴。同時,詩人在最后幾句詩中的自我表達和傾訴,也透露了對家鄉、對過去時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通過具體的景色描繪和抒發情感相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中文譯文:
東方曉日上翔鸞,
西轉蒼龍拂露盤。
渭水寒光搖藻井,
玉峰晴色上朱闌。
九重宮闕參差見,
百二山河表里觀。
暫輟去蓬悲不定,
一憑金界望長安。
登長安慈恩寺塔,朝代:唐代,作者:盧宗回,內容:東方曉日上翔鸞,西轉蒼龍拂露盤。渭水寒光搖藻井,玉峰晴色上朱闌。九重宮闕參差見,百二山河表里觀。暫輟去蓬悲不定,一憑金界望長安。
“東方曉日上翔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cháng ān cí ēn sì tǎ
登長安慈恩寺塔
dōng fāng xiǎo rì shàng xiáng luán, xī zhuǎn cāng lóng fú lù pán.
東方曉日上翔鸞,西轉蒼龍拂露盤。
wèi shuǐ hán guāng yáo zǎo jǐng,
渭水寒光搖藻井,
yù fēng qíng sè shàng zhū lán.
玉峰晴色上朱闌。
jiǔ zhòng gōng què cēn cī jiàn, bǎi èr shān hé biǎo lǐ guān.
九重宮闕參差見,百二山河表里觀。
zàn chuò qù péng bēi bù dìng, yī píng jīn jiè wàng cháng ān.
暫輟去蓬悲不定,一憑金界望長安。
“東方曉日上翔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