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音忽已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繁音忽已闋”全詩
繁音忽已闋,雅韻詘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聲。
曲終無異聽,響極有馀情。
特達知難擬,玲瓏豈易名。
昆山如可得,一片佇為榮。
分類:
作者簡介(劉軻)
[唐](約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希仁,沛(一作曲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童年嗜學,著書甚多。曾為僧。元和末,(公元八二o年)登進士第。歷官史館。馬植稱其文為韓愈流亞。累遷侍御史。終洺州刺史。軻著有文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玉聲如樂》劉軻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聲如樂》是唐代劉軻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叩能旋止,人言與樂并。
繁音忽已闋,雅韻詘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聲。
曲終無異聽,響極有馀情。
特達知難擬,玲瓏豈易名。
昆山如可得,一片佇為榮。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種音樂之美與韻律之妙的感受。詩人以玉石相擊的聲音為比喻,表達了音樂的美妙和人們在音樂中獲得的愉悅。他指出,繁復的音符突然停止,而優雅的音韻卻依然清晰。他幻想著佩玉聲音停止時仙人般的步伐,泉水仿佛也聽不到夜晚的聲音。即使曲終,但仍然有余韻在心中回蕩,給人以深深的感動。詩人認為這種美妙的音樂無法用言語來準確描述,就像玲瓏的玉器不需要再改變名字一樣。最后,他將昆山的美景視為可得的榮耀,暗示音樂之美可以讓人感受到超越凡俗的境界。
賞析:
《玉聲如樂》通過對音樂的描繪,展現出詩人對音樂美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詩中使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音樂的韻律感。例如,玉石相擊的聲音被比喻為音樂的旋律,將音樂與美玉相連,突出了音樂的珍貴和美好。詩人通過對音樂聲音的停止和余韻的描寫,表達了音樂的魅力不僅僅在于聲音的流動,更在于縈繞在心靈深處的感動和情感的余味。
此外,詩詞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繁復與雅致、異同與余韻的對比描述,凸顯了音樂之美的獨特性和難以言傳的魅力。詩人還通過將音樂與自然景觀相聯系,將昆山美景視為榮耀,進一步加深了詩詞中音樂之美的內涵。
總體而言,《玉聲如樂》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音樂的美妙和聽者在音樂中的愉悅體驗。通過音樂引發的情感共鳴和對超越凡俗之美的追求,詩人展現了對音樂的熱愛和對藝術境界的追求,使得這首詩詞成為了一首富有意境和內涵的佳作。
“繁音忽已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shēng rú lè
玉聲如樂
yù kòu néng xuán zhǐ, rén yán yǔ lè bìng.
玉叩能旋止,人言與樂并。
fán yīn hū yǐ què, yǎ yùn qū rán qīng.
繁音忽已闋,雅韻詘然清。
pèi xiǎng tíng xiān bù, quán yí yàn yè shēng.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聲。
qū zhōng wú yì tīng, xiǎng jí yǒu yú qíng.
曲終無異聽,響極有馀情。
tè dá zhī nán nǐ, líng lóng qǐ yì míng.
特達知難擬,玲瓏豈易名。
kūn shān rú kě dé, yī piàn zhù wèi róng.
昆山如可得,一片佇為榮。
“繁音忽已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