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徹海門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帆徹海門遙”全詩
念子獨歸縣,何人不在朝。
市連風浪動,帆徹海門遙。
飲盡樽中酒,同年同寂寥。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送丁端公赴河陰》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丁端公赴河陰》
炎天木葉焦,
曉夕絕涼飆。
念子獨歸縣,
何人不在朝。
市連風浪動,
帆徹海門遙。
飲盡樽中酒,
同年同寂寥。
【譯文】
炎熱的夏天,樹葉干枯焦黃,
清晨和傍晚,涼風已絕無蹤。
思念兒子獨自歸鄉縣,
有何人不在朝廷職位榮光中?
市場上繁華景象一片變幻,
船帆在遠海門暢行無阻難遙。
一飲盡樽中的酒,
與同年的朋友一同感到孤寂徘徊。
【詩意和賞析】
《送丁端公赴河陰》是唐代姚合的一首送別詩。詩人通過描述炎炎夏日的景象,表達了難以抵擋的熱浪讓人感到疲倦和木葉焦枯的景象,以此來暗示生活的艱辛和世態炎涼。詩中提到了兒子獨自歸鄉縣而引起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提到了在朝廷任職的人們,暗示了朝政的復雜和人們躊躇的心情。詩的后半部分以市場上的繁華景象和船帆暢行海門的遙遠景象,表達了朋友相聚時飲酒的場景和彼此間的孤獨與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感嘆的口吻,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人們的心情,凸顯了生活的艱辛和孤獨之感。姚合在此詩中通過細膩而凄美的描寫,表達了他對家鄉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兒子獨自歸鄉和朝政的憂慮與無奈。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給人以沉思和共鳴,體現了唐代詩人幽寂、孤獨和離散情感的主題。
“帆徹海門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īng duān gōng fù hé yīn
送丁端公赴河陰
yán tiān mù yè jiāo, xiǎo xī jué liáng biāo.
炎天木葉焦,曉夕絕涼飆。
niàn zi dú guī xiàn, hé rén bù zài cháo.
念子獨歸縣,何人不在朝。
shì lián fēng làng dòng, fān chè hǎi mén yáo.
市連風浪動,帆徹海門遙。
yǐn jǐn zūn zhōng jiǔ, tóng nián tóng jì liáo.
飲盡樽中酒,同年同寂寥。
“帆徹海門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