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多漢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涼州多漢人”全詩
護塞空兵帳,和戎在使臣。
風沙去國遠,雨雪換衣頻。
若問涼州事,涼州多漢人。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蕭關路已久封閉,石堡也被塵土覆蓋。
邊塞的軍隊空空蕩蕩,只有使臣與胡人交往。
風沙將國家隔絕遙遠,雨雪迫使人頻繁更換衣衫。
如果問及涼州的情況,涼州多是漢人的居住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邊塞的景象,描述了少府田中丞(官職)前往西蕃(古代對西域地區的稱呼)的場景。詩人通過描寫邊塞的環境和氣候,表達了對使臣遠離家鄉、奔波邊疆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涼州地區的關切。
賞析:
1. 描繪邊塞景象:詩中的"蕭關路絕久"和"石堠亦為塵"描繪了邊塞長期封閉、荒涼的狀態,蕭瑟的景象讓人感受到邊塞的荒涼和寂寥。
2. 表達思鄉之情:詩中的"風沙去國遠,雨雪換衣頻"表達了使臣遠離家鄉,長時間在邊塞往來的艱辛和孤寂,雨雪換衣的描寫也顯示了邊境地帶惡劣的氣候條件。
3. 關切涼州:詩中的"若問涼州事,涼州多漢人"表明詩人對涼州地區的關切,也暗示了涼州地區有許多漢人居住,與邊塞的胡人形成鮮明對比。
4. 簡潔明快的語言:該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邊塞的景象和使臣的境遇,用詞簡練,意境清晰。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邊塞的環境和使臣的遭遇,表達了對遠離家鄉的思念之情和對邊境地區的關切。同時,詩中簡潔明快的語言也使整首詩具有較強的藝術感。
“涼州多漢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ào fǔ tián zhōng chéng rù xī fān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
xiāo guān lù jué jiǔ, shí hòu yì wèi chén.
蕭關路絕久,石堠亦為塵。
hù sāi kōng bīng zhàng, hé róng zài shǐ chén.
護塞空兵帳,和戎在使臣。
fēng shā qù guó yuǎn, yǔ xuě huàn yī pín.
風沙去國遠,雨雪換衣頻。
ruò wèn liáng zhōu shì, liáng zhōu duō hàn rén.
若問涼州事,涼州多漢人。
“涼州多漢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