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山秋未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山秋未歸”全詩
我知方甚愛,眾說以為非。
隔屋聞泉細,和云見鶴微。
新詩此處得,清峭比應稀。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寄馬戴》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馬戴》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寄給馬戴。
詩詞的意境是描述一個在天府地區居住的鹿鳴客,在幽山中度過秋季,卻未能歸家。主人公知道有人對他的喜愛表示質疑,認為他不值得如此鐘愛。然而,他卻通過和隔壁的屋子中細小的泉聲交流,以及與從天上飛來的鶴相見,感受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心境。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創作了一篇新詩,認為這里的清幽與高潔是非常稀有的。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天府地區的自然景觀,以及主人公與泉水、鶴的互動來表現詩人的內心世界。詩中所提到的鹿鳴客、幽山、泉聲和鶴等順利建立了山野清幽、自然與人的交融的和諧畫面。
詩詞所要表達的詩意,一方面是詩人對自然風景的贊美和感嘆,揭示了山野之中的清幽和高峭的特質。另一方面,詩人借助這樣的環境,來表現自己的心理世界,傾訴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在賞析這首詩詞時,讀者會感受到作者深深熱愛自然風景,并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抒發與凈化。讀者也可以通過詩人的觀察和感受,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和對生命的反思。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文字,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對心靈的獨特見解,給讀者留下許多想象的余地。
“幽山秋未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mǎ dài
寄馬戴
tiān fǔ lù míng kè, yōu shān qiū wèi guī.
天府鹿鳴客,幽山秋未歸。
wǒ zhī fāng shén ài, zhòng shuō yǐ wéi fēi.
我知方甚愛,眾說以為非。
gé wū wén quán xì, hé yún jiàn hè wēi.
隔屋聞泉細,和云見鶴微。
xīn shī cǐ chù dé, qīng qiào bǐ yīng xī.
新詩此處得,清峭比應稀。
“幽山秋未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