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荒原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寞荒原下”全詩
家貧唯我并,詩好復誰知。
草色無窮處,蟲聲少盡時。
朝昏鼓不到,閑臥益相宜。
分類: 詠史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寄賈島》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賈島
寂寞荒原下,南山只隔籬。
家貧唯我并,詩好復誰知。
草色無窮處,蟲聲少盡時。
朝昏鼓不到,閑臥益相宜。
中文譯文:
寄給賈島
在寂寞的荒原下,南山只隔著籬笆。
家境貧寒,只有我一人,誰能知道我喜歡寫詩。
無邊無際的青草,蟬聲漸漸消失。
早晚的鐘聲剛劈,安閑地躺著更舒適。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清靜的環境下,與自然相處的心境。詩人獨自生活在荒原中,南山只是隔著籬笆,與世隔絕。雖然家境貧寒,但詩人獨自執著于寫作,只有自己才能領悟其中之美。草色延綿無垠,蟬聲在夏天漸漸消失。朝昏的鐘聲無法傳到這里,詩人可以安靜地躺在那里,享受著自由自在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簡潔的語言和意象,通過描述詩人獨處在荒原的環境,表達了對自然與孤獨的適應與享受。詩人將自己的貧寒和寂寞化為創作的力量,堅持寫作創作。詩人觀察周圍的自然景色,草色無窮,傳遞出一種寬廣無邊的感受;而蟲聲在夏天慢慢消失,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詩人所處的地方沒有受到世俗的干擾,早晚的鐘聲也無法傳到那里,因此詩人可以放松地躺在那里,享受獨處的安靜與自由。整首詩簡短精煉,抒發了詩人內心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的態度,令人心生向往。
“寂寞荒原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iǎ dǎo
寄賈島
jì mò huāng yuán xià, nán shān zhǐ gé lí.
寂寞荒原下,南山只隔籬。
jiā pín wéi wǒ bìng, shī hǎo fù shéi zhī.
家貧唯我并,詩好復誰知。
cǎo sè wú qióng chù, chóng shēng shǎo jǐn shí.
草色無窮處,蟲聲少盡時。
cháo hūn gǔ bú dào, xián wò yì xiāng yí.
朝昏鼓不到,閑臥益相宜。
“寂寞荒原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