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正秋將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色正秋將半”全詩
色正秋將半,光鮮夜自深。
九霄晴更徹,四野氣難侵。
靜照遙山出,孤明列宿沉。
高人應不寐,驚鵲復何心。
漏盡東方曉,佳期何處尋。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賦月華臨靜夜》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月華臨靜夜》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姚合。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空的塵埃已經消散,皎潔的月華降臨。
顏色正是秋天將過半,明亮的光芒使夜晚更加深邃。
高高的天空晴朗透徹,四周的氣息難以侵入。
靜靜地照耀著遠山,孤獨的星宿們沉默降臨。
高人應該不會入眠,驚鵲有何心思。
時間已經過去,東方的天明將要到來,美好的時光在何處尋找。
詩意:
《賦月華臨靜夜》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祥和的夜晚景象,以月光作為主要元素。詩人通過對月亮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宇宙的神秘。夜晚的秋天已經過半,月光照耀下的景色更加明亮,而天空的清澈和四周的寧靜使得整個夜晚更加祥和。詩人暗示高人應該在這個時刻不寐,而鵲鳥的鳴叫則讓人思考它們心中的動機。最后,詩人提醒我們時間已經過去,美好的時光將會到來,我們應該去尋找它們。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宇宙的神秘。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手法,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夜空的寧靜和月光的明亮。詩人對月亮的贊美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暗示了人生中美好時光的短暫和珍貴。最后兩句提醒讀者要珍惜時間,積極尋找美好的時刻,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整首詩詞的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律感,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祥和的夜晚氛圍中,使人感受到心靈的寧靜和舒適。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價值的思考。整首詩詞以清新的筆觸和深邃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色正秋將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yuè huá lín jìng yè
賦月華臨靜夜
cháng kōng āi ài miè, jiǎo jiǎo yuè huá lín.
長空埃壒滅,皎皎月華臨。
sè zhèng qiū jiāng bàn, guāng xiān yè zì shēn.
色正秋將半,光鮮夜自深。
jiǔ xiāo qíng gèng chè, sì yě qì nán qīn.
九霄晴更徹,四野氣難侵。
jìng zhào yáo shān chū, gū míng liè sù chén.
靜照遙山出,孤明列宿沉。
gāo rén yīng bù mèi, jīng què fù hé xīn.
高人應不寐,驚鵲復何心。
lòu jìn dōng fāng xiǎo, jiā qī hé chǔ xún.
漏盡東方曉,佳期何處尋。
“色正秋將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