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境彌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鳥語境彌寂”全詩
煙霜同覆屋,松竹雜成林。
鳥語境彌寂,客來機自沈。
早知能到此,應不戴朝簪。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過曇花寶上人院》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曇花寶上人院
九陌最幽寺,吾師院復深。
煙霜同覆屋,松竹雜成林。
鳥語境彌寂,客來機自沈。
早知能到此,應不戴朝簪。
譯文:
穿過繁華之地,來到了一座幽靜的寺廟,我師父的院子更為深遠。
煙霧和霜一同遮蓋著房屋,松樹和竹子混雜在一起形成森林。
鳥語讓環境更加寂靜,客人到來時不知不覺地靜默。
早知道來到這里,我可能不會戴朝簪(指官員頭上的裝飾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深遠的寺廟景象,描述了林間的煙霧、霜和松竹,以及鳥語的寂靜。詩人顯得莊重謙遜,表達了自己欣賞寂靜清凈的心境。詩人在最后一句表達出自己來到這里的感慨,表示如果早知道能來到這樣的地方,可能就不會戴朝簪了,暗含對塵世功名的不重視。
賞析:
這首詩以清麗的語言和簡潔的句式描繪了一幅幽靜的寺廟景象。通過描寫環境中的煙霧、霜和松竹,以及寺廟中的安靜,詩人營造出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詩人表示自己來到這里后的默然靜聽,與寺廟的環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最后一句雖然簡短,但表達出詩人對世俗權勢的抵觸,借寺廟的寧靜來對照顯得愈加鮮明。整首詩簡潔優美,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展現了作者對清凈世界的向往和珍視。
“鳥語境彌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tán huā bǎo shàng rén yuàn
過曇花寶上人院
jiǔ mò zuì yōu sì, wú shī yuàn fù shēn.
九陌最幽寺,吾師院復深。
yān shuāng tóng fù wū, sōng zhú zá chéng lín.
煙霜同覆屋,松竹雜成林。
niǎo yǔ jìng mí jì, kè lái jī zì shěn.
鳥語境彌寂,客來機自沈。
zǎo zhī néng dào cǐ, yīng bù dài cháo zān.
早知能到此,應不戴朝簪。
“鳥語境彌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