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知修道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知修道者”全詩
豈知修道者,難免不亡身。
永秘黃庭訣,高懸漉酒巾。
可憐白犬子,閑吠遠行人。
分類:
作者簡介(姚合)

姚合,陜州硤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詩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進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稱為姚武功。調富平、萬年尉。寶歷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歷監察御史,戶部員外郎。出任荊、杭二州刺史。后為給事中,陜、虢觀察使。與馬戴、費冠卿、殷堯藩、張籍游,李頻師事之。詩與賈島齊名,號稱“姚、賈”。仕終秘書監。合著有詩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及選王維、祖詠等十八人詩,為極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詩聯,敘其措意,各有體要,撰詩例一卷,(均《唐才子傳》)并傳于世。
《哭硯山孫道士》姚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硯山孫道士》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姚合。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哭硯山孫道士》中文譯文:
修短皆由命,暗懷師出塵。
豈知修道者,難免不亡身。
永秘黃庭訣,高懸漉酒巾。
可憐白犬子,閑吠遠行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硯山孫道士的哀悼和思念之情。詩人認為修行之人的壽命短暫,命運不可預測,他們內心深藏著追求超越塵世的渴望。然而,修道者雖然修煉道法,但難免會面臨死亡的命運。
詩中提到了黃庭訣,黃庭是道家修煉的重要法術之一,它被視作高深的秘密,不為外人所知。漉酒巾指的是用來過濾酒的細布巾,高懸漉酒巾的意象暗示著詩人對孫道士修行生涯的敬仰和紀念。
最后兩句描述了孫道士的伴侶白犬子,它在孫道士離去后仍然在尋找主人的身影,孤獨地吠叫。這種場景凸顯了孫道士修道者的離去給他的伴侶和遠行的人們帶來的悲傷和思考。
整首詩通過對修道者命運的思考和對孫道士的哀悼,表達了對修行者生死無常的無奈和對修行道路的敬重。它意味深長,讓人深思。
“豈知修道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yàn shān sūn dào shì
哭硯山孫道士
xiū duǎn jiē yóu mìng, àn huái shī chū chén.
修短皆由命,暗懷師出塵。
qǐ zhī xiū dào zhě, nán miǎn bù wáng shēn.
豈知修道者,難免不亡身。
yǒng mì huáng tíng jué, gāo xuán lù jiǔ jīn.
永秘黃庭訣,高懸漉酒巾。
kě lián bái quǎn zǐ, xián fèi yuǎn xíng rén.
可憐白犬子,閑吠遠行人。
“豈知修道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